学术博客中的用户交流与知识传播研究述评*
翟姗姗1, 许鑫2, 夏立新1
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9
2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 上海 200241
许鑫, ORCID: 0000-0001-7020-3135, E-mail: xxu@infor.ecnu.edu.cn。
摘要
目的

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博客的研究重点, 进一步拓展用户行为、知识传播、知识服务研究的理论内涵与外延。【文献范围】在CNKI、万方、WoS数据库中以“学术博客”作为检索词, 通过阅读筛选获得60余篇国内外相关文献。

方法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从用户交流与知识内容本身两个层面分析学术博客的研究现状, 并从用户研究、知识传播与实证调研三个方面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结果

证明从用户维与知识维两个维度构建基于学术博客的学科交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应更加关注学术博客社区中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式。【局限】学术博客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之中, 其知识传播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 本文仅通过用户交流与知识内容本身两个层面进行归纳与总结。

结论

有必要关注学术博客中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表达(将必要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研究隐性知识的传播渠道, 探索隐性知识的传播模式。

关键词: 学术博客; 用户交流; 知识传播; 学术交流
中图分类号:
A Review of User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n Academic Blogs
Zhai Shanshan1, Xu Xin2, Xia Lixin1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Business School,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im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cent research focus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blogs, further 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user behavior,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knowledge services. [Coverage] More than 60 pape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earched via “academic blogs” as keyword from CNKI, Wanfang Data and Web of Science. [Method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f user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content itself at two levels,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m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user research,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prov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communication model based on academic blogs from the dimensionality of users and knowledge, draw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tacit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mode in academic blog community. [Limitations] On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es of academic blogs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user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content, while the way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s constantly getting impro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f academic blogs. [Conclusions] It’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mining and expressing of tacit knowledge in academic blogs (to transform the necessary tacit knowledge to explicit knowledge), to study on the dissemination channels of tacit knowledge, and to explore the dissemination mode of tacit knowledge.

Keyword: Academic; blogs; User;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cademic; communication
1 引 言

进入大科学时代以来, 以出版系统为基础的正式交流成为科学交流的主要途径, 但非正式交流仍然发挥着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互联网的出现,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Web2.0更促进了各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的迅速发展, 使人们对传统的信息交流与知识传播模式提出质疑, 出现了传统信息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的融合[1], 如博客被大量使用。博客是Web2.0环境下产生的个人信息发布、交流的应用, 吸引了学术研究人员的兴趣。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社交网络, 学术博客能够促进科学信息的快速传递与交流[2]、增进学者和公众之间的联系[3]、揭示学者潜在的主题偏好[4, 5]、引入社交因素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6]等。

用户交流与知识传播领域研究在实现基于网络的知识服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学术博客的研究动向, 进一步拓展用户行为、知识传播、知识服务研究的理论内涵与外延,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从用户交流与知识传播两个层面对学术博客研究进行梳理, 并从用户维与知识维两个维度构建基于学术博客的学科交流模式研究框架。在CNKI、万方、WoS数据库中以“ 学术博客(Academic Blogs)” 作为检索词获取文献, 截至2014年11月1日, 经过去重处理共获得国内外文献200余篇, 进一步通过阅读选择与“ 用户交流” 和“ 知识传播” 相关具有代表性的65篇文献作为本文综述的样本文献, 尽量保证覆盖已有最新研究成果。

2 学术博客中的用户交流研究

学术博客中的用户交流研究是学术博客研究的重点内容, 这些用户既是一般的网络用户, 又是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主体, 对学术博客用户的研究可以从用户特性、用户信息行为以及用户交流方式等方面展开。

2.1 学术博客的界定及用户特性

学术界对博客的研究很多, 但是对学术博客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也是其本身的影响范围和交流特性所决定的。学术博客一方面继承了大众博客的大部分特征, 又被赋予了“ 学术” 内涵。江小云等认为学术博客是基于开放存取交流形式的、由相关学术研究人员创建的、与同行分享的博客[7]; 史新艳等则从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区分学术博客的概念, 指出这类博客所涉及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学科知识的[8]; 吕鑫等认为学术博客就是用于发布和交流教学、科研和科学信息的博客[9]。本文结合“ 博客” 与“ 学术” 的定义, 在图书情报领域界定学术博客是具有学术身份或学术背景, 或者对学术问题感兴趣的网络用户, 即博主(信息主体), 通过发布或反馈教学、科研和科学信息(信息内容)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信息行为)的一类博客应用。

作为参与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的博客用户, 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参与群体的多样化。网络环境下, 只需对所探讨的学术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网络交流群体的成员, 自由地发表见解。参与门槛的降低一方面使更多的年轻学者和跨学科、交叉学科学者能够参与到感兴趣的学术交流中, 享有相对平等的话语权, 从而充分发表意见, 活跃学术气氛, 激发创新思维;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交流的影响, 使人们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对交流主题本身的认识上[10]。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学术博客用户进行划分, 以参与者角色划分有博文作者、评论者、推荐者、关注者; 以参与学术交流的显性化程度划分有实名用户和匿名用户; 以参与者的重要程度划分有博主用户和成员用户; 以参与者规模划分有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同时, 不同用户间建立的互动关系也有许多类型, 如好友、推荐、评论等, 学术博客用户及其相互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当然, 不同类型的用户对学术博客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特征, 对学术博客的研究也应关注用户行为与博客内容之间的关联, 不过目前对学术博客用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户类型划分和某些个体用户分析上, 并未涉及博客平台中基于用户的社群发现, 对用户兴趣主题挖掘也不够。

2.2 用户信息行为

学术博客中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包括用户个人行为特征分析, 以及用户与用户间的信息行为交互。学术博客间的关系在网络环境下主要通过各种链接呈现, 用户信息行为交互关系总体可以分为显性交互与隐性交互[11], 其中显性交互主要包括好友链接、参考链接和评论链接等, 隐性交互则是指博客页面中存在的大量访问链接以及推荐链接等, 由于后者受到大量因素的影响且数据获取较为困难, 所以大多数研究者都选择了社会属性明显的显性互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

在对链接的具体研究中, 链接动机、链接与引文的关系、链接结构等方面被较多关注。Luzó n通过研究工具栏链接(Sidebar Links)和文中链接(In-post Links)分析了学术博客的链接动机, 以及怎样使用链接发布信息、协作构造知识、建立博主地位等问题[12]; Ciszek等认为博客作为在线交流的工具, 其中的超链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网络机制, 是交流团体建立过程中的重要角色[13]; 针对博客链接动机及其与传统文献引用间的联系和区别, 比较典型的研究有Thelwall的所有权、社会性、一般导航、无理由4类划分[14], Kim提出的19种不同的链接动机, 按功能性质又可分为学术性、社会性和技术性三类[15]。国内研究者也做出了有益探索, 如史新艳等认为从链接可以看出学术博客交流具有双向性、动态交互性和由一对多到多对多的特性, 并认为博客的链出结构可以看出博客作者的能力和博客的质量[16]。不过国内研究者在研究学术博客链接关系时, 较少涉及用户写作动机及用户心理因素, 同时对显性行为关注较多, 而对隐性行为关注较少, 比如基于同引、同被引理论可以分析用户同推荐或同评论行为, 既可以直接挖掘用户行为特征, 也可以作为学术博客推荐服务的基础。

2.3 基于链接分析技术的学术博客交流研究

虽然学术博客中用户信息行为很多时候表征为链接关系, 但也有不少研究者并不是从信息行为角度出发, 而是直接通过对页面上的URL进行链接分析, 进而探讨用户交流特点, 链接分析技术成为探讨学术博客用户交流的重要方法。

学术博客中基于链接的分析技术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无主题的链接分析, 例如拖网算法[17]和松弛共引用算法[18]等。具体研究中, Adar等研究了博客空间的显式链接结构以及隐式信息传播途径, 以此增加博客间链接的密度[19]; Fujimura等提出的算法结合博主的信誉度分析博文的链接[20]; 汪维富等以博主好友链接为研究内容, 探究了博客社区中博主好友链接的网络特征[21]。这类研究比较重视链接的形式、增长规律、分析算法、分析工具等, 而对链接本身所涵盖的内容以及链接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够。基于此, 也有研究者采用另外一类链接分析方法— — 面向主题的链接分析方法, 即将内容分析与链接分析相结合对学术博客展开研究, 例如HITS[22]和FLG流量算法[23]等。具体研究中, 钱功伟等提出一种改进的PageRank 算法EPR(Extended PageRank), 从分析网页内容相似性的角度解决相关性需求, 从网页链接分析的角度解决权威性需求[24]; 周春雷针对传统链接分析中重链接形式而轻链接内容的倾向, 提出链接内容分析方法并对科学网博客进行实证研究[25]; 张宪超等针对基于最大流算法的社区识别框架的不足, 提出一种结合网页内容分析与链接分析的改进算法用于探索网络社区的形成[26]; 宋昭君等综合博文的内链接数、外链接数、评论数和文章长度提出OLRank算法, 证明这种基于链接内容分析的算法可以更好实现博客空间意见领袖的鉴别[27]

不管是无主题的链接分析方法还是面向主题的内容链接分析方法, 都注重对链接特征和链接分布规律的研究, 但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赋予博客链接分析内容上的理解, 也主要是针对抽样博客(用户)的分析和评价, 而对于各个学术博客之间及其用户之间所形成的“ 交流网络” 仍缺少整体上的把握。鉴于此, 社会网络分析被大量应用于学术博客研究中。

2.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学术博客研究

从图论的角度来说, 学术博客是整个博客社区的一个子图, 子图内部成员间更相似, 链接更紧密[28]。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学术博客研究中能有效弥补链接分析方法侧重于研究单个网页之间链接的不足。关系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 可以对学术博客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社区关系网络、博客关系网络以及虚拟学习社区网络进行分析, 通过图表直观地发现其中的关联情况与紧密程度。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分析个体间的关系特点, 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并解释个体间发生知识交流行为的社会原因, 搭建起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的桥梁。较为典型的具体研究包括: 张玥等以学术博客用户交流网络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核心-边缘分析方法界定群落中成员彼此关系[29], 并从学者交流与沟通的角度勾画了学者间交流网络结构并加以验证[30]; 邱均平等根据科学网博客社区中博主与评论者间关系的特点, 对基于博主与评论者关系的2-模网络进行实证分析探索[31], 同时基于好友链接关系探讨了学科间以及学科内知识交流情况[32]。学术博客用户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可以形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即针对学术博客整体网络分析可以判断学科凝聚力和学科相关性; 针对学术博客单个用户的分析可以衡量用户间的各种关联, 判断某一用户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包括核心博主和起中介作用博主的识别等; 针对学术博客某一领域的用户群体分析, 可以找出其中关联性较强的用户小团体, 并揭示其代表性属性, 同时可以对群体与群体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不过这一方法也存在以下局限:

(1) 分析结果与样本的选取直接相关, 样本采集时间、数据处理方法、网络规模的大小都对结论产生较大影响;

(2) 多以数据描述性分析为主, 如借助UCINET、Pajek等社会网络分析工具, 针对某一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选取的指标也集中于中心度、K-core、小团体等, 与其他研究方法缺少很好的结合;

(3) 仅侧重于分析排名靠前的用户, 即所谓的热门或权威博主, 而对有些在知识传播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用户关注不够, 比如跨学科的研究者;

(4) 社会网络构成中, 重点揭示学术博客的外部特征, 如用户间的各种关系、标签等, 对博文本身的内容特征关注不够, 缺少信息网络(语义网络)视角下的学术博客研究。

3 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传播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传播相对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播有了很多改变, 同样, 学术博客的出现也使得知识转移的模式、途径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术博客已经成为信息用户发布、传播、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3.1 知识传播内容

学术博客常常就某些主题为中心展开讨论, 比较适合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的产生, 常表现为博主未成形的观点和想法, 仿佛突然有所感悟或者触发, 更多时候博文是为了阐明自己对某些事物(事务)的看法, 这也是由博客实时性和个人主观性特点决定的。吴丹等结合博客主体并按照其发布内容特点把学术博客分为三种类型[33]; 徐小丽在个人型、机构型博主划分外按照其博文来源分为原创型博客、转载型博客和混合型博客[34]; 林忠探析了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 认为学术博客的内容拓展了传统学术交流的范围[35]。结合实际, 以科学网博客为例, 按博客内容主题类型分为科研笔记、论文心得等12类, 按博客内容学科所属分为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等8类[36], 其传播的内容相当丰富, 不仅包括各类学科专业知识, 也富含各类科普性知识与主观性评价。

学术博客虽与传统学术期刊在资源创建者、研究内容以及受众读者等多个方面有相同之处[37], 但其在知识传播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较传统学术期刊更有优势。学术博客充分应用动态更新、网络交互、超文本链接等功能, 不仅仅是个人思想、情感的虚拟表达场所, 还是大量信息广泛传播和免费获取的平台, 倡导开放、共享、自由, 是开放存取交流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38]。很多科研学术人员纷纷创建了个人学术博客, 在学术期刊发表之前或之后将其研究放在自己的博客内与同行分享, 有的还基于反馈进一步修改, 一些学报、协会等也创建了集体学术博客, 提供一些可免费获取的学术资源。

3.2 知识传播途径与方法

博主撰写博文表达其自身观点, 是学术博客进行知识传播的第一步, 继而应将这些知识用适合的方式进行科学整序(知识组织), 之后再借助相应的媒介将这些带有学术性质的知识加以发布, 实现知识传播。知识传播模式是对知识传播过程的诠释, 其受到知识传播主体、诉求、环境、平台、路径、方法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学术博客研究中, 研究者们并未系统地提出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传播模式, 现有的学术博客知识传播研究主要借鉴原有知识传播途径与方法, 一般可以分为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传播与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知识传播。对于前者,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Szulanski的四阶段模式[39]、Gilbert等的五步骤模式[40]、Di Vito等提出的知识传播中的信息系统和解译系统组成理论[41]等; 后者又分为基于媒介或知识库的知识传播和基于人际交流的知识传播, 比如黄少宽等研究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认为可以通过虚拟学习社区将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学习共同体的显性知识, 再将共同体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 可实现个人知识的螺旋式上升[42]

无论是基于过程的知识传播还是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知识传播, 虽然能为学术博客中的知识传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但并不是完全契合的, 所应用的一些技术方法在学术博客社区中也并未得到具体实现,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网络环境的特点:

(1) 学术博客社区带有一定的匿名特性(即使是实名注册依然可以使用昵称);

(2) 对知识传播途径和方法的把握更多体现在学术博客社区中相关数据的获取, 表面上有一定客观性, 但同时也失去了对更多隐性数据的把握, 这造成实际研究中很多隐性关系和隐性知识难以表达, 知识转移也会存在更大难度, 即使是显性知识也要求编码准确, 这并不是学术博客所擅长的。

3.3 知识传播影响因素及优化

对学术博客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方面的研究比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要多一些, 这也是因为知识传播影响因素模型中有时候也会把知识传播途径和方法纳入其中, 所以这里的研究涉及面会更广。黄原原基于学术博客的博主发文量, 从动力因素、阻力因素两个方面对学术博客知识传播进行分析[43]; 周琳洁结合博客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图书馆传统隐性知识转移流程, 构建了由不同类型博客组成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型[44]; 谢佳琳等针对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特性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突破与缺陷, 并为学术博客知识传播发展提出了改进方向[45]; 冯祝斌等从5个方面提出并研究了学术博客的推广策略, 以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学术交流[46]

学术博客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 既涉及到知识转移的主体: 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受者; 又涉及到知识转移的媒介: 学术博客本身; 还涉及到知识转移的内容。学术博客用户作为知识传播过程的参与者, 其自身特点和行为特征不可避免地会对知识转移和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知识发送者博客发布内容的盲目性、知识发送者使用学术博客进行知识表达的能力、知识接受者利用博客平台的知识检索能力、知识接受者基于博文的知识吸收能力等。作为媒介的学术博客平台也存在着知识冗余、知识失真、学术博客标引质量、学术博客沟通功能、著作权等问题, 而知识本身的科学有效性、系统性、内隐性、价值性等问题也会影响着知识传播的效果。

3.4 学术交流模式研究

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学术博客的研究将用户交流与知识传播融合起来, 即基于学术博客中的学术交流模式进行探讨。胡昌平等从学术博客中的知识交流活动出发, 构建了学术博客知识转移模式, 并以此促进学术博客的学科知识服务[47]; 杨书卷等以科学网博客社区为例, 在探讨学术博客属性、特点及发展基础上分析其学术交流作用[48]; 吴静等从学术博客信息共享服务动因出发, 具体分析学术博客信息共享服务的点对点模式和信息平台模式, 并提出学术博客信息共享服务模式的改进策略[49]; 王飒等对学术博客同学科内及跨学科好友链接网络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 对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模式以及相关促进机制进行研究[50]; 王学东等通过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构建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 并对其模式进行探讨[51]。国内较为体系化的研究还包括, 夏立新研究团队的学术博客的知识组织与整合模式研究[52, 53, 54], 王伟军研究团队的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研究、学术博客链接类型与功能研究[55, 56, 57]

学术博客在有些学科领域已有较多应用, 比如图书馆博客、教育博客等。对于前者,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博客上就列出许多图书馆博客[58]; McIntyre等在研究图书馆员之间交流的内部博客和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交流的外部博客的基础上讨论了博客的优势、建立和维护领导力的挑战[59]; Oguz等使用定量方法研究图书馆博客当前评论水平、馆员对垃圾评论的看法、解决垃圾评论的方法等[60]; 王春骅通过复旦大学图书馆工作中的实例揭示学术博客在学科服务中的重要性[61]。而针对后者, 任卫银分析了教育博客在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62]; 周仁平通过分析内容性、互动性、影响性、技术性对教育技术博客进行排名, 并分析了教育博客中存在的问题[63]。而郭金龙等则对不同领域的学术博客交流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图书情报学博客与互联网博客构成的学术交流网络, 并比较不同结构特征和影响力[64]

4 探索与展望

本文主要从学术博客的用户特征、交互行为、知识传播、交流模式等方面进行梳理, 研究内容多有交织, 从整体上而言, 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1) 从学术博客自身维度来看, 研究者关注学术博客在知识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但对学术博客自身知识组织却缺乏研究, 所属学科分类的合理性、博文信息整合深度和知识序化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知识传播与知识交流的效果。

①现有研究侧重于分析单个博主与博主间的关系, 对学术博客群体、学术博客组织乃至学术博客社区缺乏整体分析, 而基于学术博客的学术交流最终是建立在若干领域、若干社群基础上的;

②现有研究对博文内容的挖掘不够, 虽然有部分研究涉及对标签的分析或者对文本的解读, 但是在语义层面的深入分析和知识服务的探讨方面研究不多。

(2) 从学术博客用户维度来看, 研究者聚焦于显性的单一链接分析, 对于推荐网络和评论网络的比较, 以及共推荐、共评论之类的二阶隐含关系等关注不够; 同时, 研究对处于网络边缘状态的博主分析也不够, 而这些博主很有可能从事学科交叉研究, 或在知识传播中起到中介作用; 此外, 在分析方法上, 基于链接的计量分析和一般社会网络分析应用较多, 但对于学术博客这一典型的信息关系网络缺少系统化的指标梳理和新指标的应用, 比如h度特征分析等。

(3) 在大规模数据实证方面。很多关于学术博客的研究都涉及实证研究, 其中国内不少研究采用科学网博客数据, 不过数据采集大多选择在某段时间内采用滚雪球式或随机抽样式确定博客数据, 多集中于热门或权威的博主或博文, 数据规模有限, 而且数据的动态性变化对分析结果也存在影响。另外, 在实证数据处理阶段, 大多数研究者所形成的知识交流网络都是二值、无向的, 并未考虑到用户间知识交流实际上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双向的关联以及关联的强弱都是需要考虑的。

本文在借鉴基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的基础上[65], 从知识维度与用户维度两个层面提出学术博客学术交流模式研究框架, 如图1所示。非阴影部分表现为现有的一些研究, 主要集中于个体用户间的显性知识传播, 同时也涉及到少数用户群体之间的交流以及显性与隐性知识间的转化; 阴影部分则代表现有研究的不足, 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包括对学术博客中群体和社区的研究, 对学术博客社区隐性知识积累方式和隐性知识传播模式的研究。

图1 基于用户维和知识维的学术博客学术 交流模式研究框架

图1体现了从两个维度分析探讨学术博客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问题的思路, 在知识传播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 个体、群体、社区。在知识传播客体上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体指某位博主及其撰写的博文, 群体指长期有互动关系的用户群体或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一组博文, 社区则是基于某一平台或者专业领域所形成的较为固定的学术博客圈, 从个体到社区, 用户范围逐渐扩大, 所形成的用户交流网络和知识传播范围也逐渐扩大, 可以从微观到宏观研究不同主体范围的用户交流。

5 结 语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本文从用户交流与知识传播两个层面对学术博客研究进行梳理, 并从用户维与知识维两个维度构建基于学术博客的学术交流模式研究框架。学术博客作为一类非正式的学术交流模式, 已经为广大研究者所关注, 也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但对其研究还远远不够, 许多理论和方法都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相信在大数据和大科学时代, 学术博客一定能和其他交流模式一起, 共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江亮. 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模式探析[J]. 情报科学, 2006, 24(2): 296-299.
(Jiang Liang.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Mode in Academic Blog About Invisible College[J]. 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24(2): 296-299. ) [本文引用:1] [CJCR: 1.033]
[2] Sublet V, Spring C, Howard J, et al. Does Social Media Improve Communication? Evaluating the NIOSH Science Blog[J]. 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2011, 54(5): 384-394. [本文引用:1] [JCR: 1.59]
[3] Cabezas-Clavijo A, Torres-Salinas D.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y la Emergencia de Nuevos Actores en la Evaluación de la Investigación[J]. Anuario ThinkEPI, 2012, 6: 147-153. [本文引用:1]
[4] Shema H, Bar-IIan J, Thelwall M. Research Blogs and the Discussion of Scholarly Information[J]. PLoS ONE, 2012, 7(5): e35869. [本文引用:1] [JCR: 3.534]
[5] Priem J, Hemminger B H. Scientometrics 2. 0: New Metrics of Scholarly Impact on the Social Web[J]. First Monday, 2010, 15(7). DOI: DOI:10.5210/fm.v15i7.2874. [本文引用:1]
[6] Bar-IIan, Haustein S, Peters I, et al. Beyond Citations: Scholars’ Visibility on the Social Web[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Montréal, Canada. 2012. [本文引用:1]
[7] 江小云, 谭芳兰. 学术博客——一种基于OA 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J]. 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9(5): 111-113.
(Jiang Xiaoyun, Tan Fanglan. Blog—A New Academic Exchange Pattern Based on Open Access[J].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9(5): 111-113. ) [本文引用:1] [CJCR: 0.202]
[8] 史新艳, 肖仙桃. 国外学术博客研究进展与趋势[J]. 情报资料工作, 2010, 31(2): 106-109.
(Shi Xinyan, Xiao Xiantao.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he Study of Academic Blog Abroad[J].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2010, 31(2): 106-109. ) [本文引用:1] [CJCR: 1.504]
[9] 吕鑫, 袁勤俭, 宗乾进, . 学术博客研究述评[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6): 64-68.
(Lv Xin, Yuan Qinjian, Zong Qianjin, et al. Review of Academic Blog[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2, 56(6): 64-68. ) [本文引用:1] [CJCR: 1.24]
[10] 宋丽萍, 徐引篪. 基于SNA的电子无形学院结构分析[J]. 情报学报, 2007, 26(6): 902-908.
(Song Liping, Xu Yinchi. Structure Study on e-Invisible College by SNA[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7, 26(6): 902-908. ) [本文引用:1] [CJCR: 1.098]
[11] 王晓光. 博客社区内的非正式交流: 基于网络链接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9, 28(2): 248-256.
(Wang Xiaoguang. Informal Communication in Blog Commun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Web Links[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9, 28(2): 248-256. ) [本文引用:1] [CJCR: 1.098]
[12] Luzón M J. Scholarly Hyperwriting: The Function of Links in Academic Weblog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1): 75-89. [本文引用:1] [JCR: 2.23]
[13] Ciszek T, Fu X. Hyperlinking: From the Internet to the Blogosphere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ers, Chicago, IL, USA. 2005. [本文引用:1]
[14] Thelwall M. What is This Link Doing Here? Beginning a Fine-grained Process of Identifying Reasons for Academic Hyperlink Creation [J]. Information Research, 2003, 8(3): No. 151. [本文引用:1]
[15] Kim H J. Motivations for Hyperlinking in Scholarly Electronic Articles: A Qualitative Stud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0): 887-899. [本文引用:1]
[16] 史新艳, 肖仙桃. 学术博客链接结构及其交流特性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09(5): 79-83, 89.
(Shi Xinyan, Xiao Xiantao. Link Structure of Academic Blo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Analysis[J]. Document, Information & Knowledge, 2009(5): 79-83, 89. ) [本文引用:1]
[17] Kumar R, Raghavan P, Rajaopalan S, et al. Trawling the Web for Emerging Cyber-communities[J]. Computer Networks, 1999, 31(11-16): 1481-1493. [本文引用:1] [JCR: 1.282]
[18] Reddy P K, Kisturegawa M. Inferring Web Communities Through Relaxed Co-citation and Dense Bipartite Graphs[C]. In: Proceedings of Data Base Engineering Workshop. 2001. [本文引用:1]
[19] Adar E, Zhang L, Adamic L, et al. Implicit Structure and Dynamic of Blogspace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04. [本文引用:1]
[20] Fujimura K, Inove T, Sugisaki M. The EigenRumor Algorithm for Ranking Blog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on the Weblogging and Ecosystem. 2005. [本文引用:1]
[21] 汪维富, 钟志贤. 博客社区中好友链接的社会网络分析——以科学网的博客社区为分析案例[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0(5): 55-59.
(Wang Weifu, Zhong Zhixia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Friends Link in the Blog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the Blog Community in www. sciencenet. cn[J].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2010(5): 55-59. ) [本文引用:1]
[22] Kleinberg J M. 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Hyperlinke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the ACM, 1999, 46(5): 604-632. [本文引用:1] [JCR: 2.939]
[23] Flake G W, Lawrence S, Gile C L, et al. Self-organ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Web Communities[J]. Computer, 2002, 35(3): 66-70. [本文引用:1] [JCR: 1.438]
[24] 钱功伟, 倪林, Miao Yuan, . 基于网页链接和内容分析的改进PageRan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21): 160-164.
(Qian Gongwei, Ni Lin, Miao Yuan, et al. Extended PageRank Algorithm Based on Web Link and Content Analysis[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07, 43(21): 160-164. ) [本文引用:1] [CJCR: 0.557]
[25] 周春雷. 链接内容分析视角下的科学网博客评价探索[J]. 图书情报知识, 2012(4): 11-17.
(Zhou Chunlei. Study on Sciencenet Blog Evaluation with Link Content Analysis[J]. Document, Information & Knowledge, 2012(4): 11-17. ) [本文引用:1]
[26] 张宪超, 徐雯, 高亮, . 一种结合文本和链接分析的局部Web社区识别技术[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2, 49(11): 2352-2358.
(Zhang Xianchao, Xu Wen, Gao Liang, et al. Combining Content and Link Analysis for Local Web Community Extraction[J].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2, 49(11): 2352-2358. ) [本文引用:1]
[27] 宋昭君, 戴航, 黄东旭. 一种鉴别博客空间意见领袖的算法研究[J]. 微处理机, 2012, 33(6): 37-40.
(Song Zhaojun, Dai Hang, Huang Dongxu. An Algorithm for Identifying and Researching on Opinion Leaders in the Blogosphere[J]. Microprocessor, 2012, 33(6): 37-40. ) [本文引用:1] [CJCR: 0.221]
[28] Flake G W, Lawrence S, Gile C L.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Web Communitie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2000: 150-160. [本文引用:1]
[29] 张玥, 朱庆华. 学术博客交流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12): 25-29.
(Zhang Yue, Zhu Qinghua.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Academic Blogs Using Core—Periphery Analysi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09, 53(12): 25-29. ) [本文引用:1] [CJCR: 1.24]
[30] 张玥, 朱庆华. Web2. 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博客为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8): 28-32.
(Zhang Yue, Zhu Qinghua. Study on the Academic Exchange Network in the Web 2. 0 Enviroment—Take Blog as Example[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09, 32(8): 28-32. ) [本文引用:1]
[31] 邱均平, 李威.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博主与评论者关系研究——以“科学网博客”为例[J]. 情报科学, 2012, 30(7): 959-963.
(Qiu Junping, Li Wei.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Bloggers and Commentators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Take the Web of Science Blog as Example[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2, 30(7): 959-963. ) [本文引用:1] [CJCR: 1.033]
[32] 邱均平, 王菲菲. 基于博客社区好友链接的知识交流状况分析——以科学网博客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6): 25-33.
(Qiu Junping, Wang Feifei. Analysis About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Friends Link in the Blog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the Blog Community in www. sciencenet. cn[J]. Document, Information & Knowledge, 2011(6): 25-33. ) [本文引用:1]
[33] 吴丹, 杨艳, 马曦. 社会标签的规范性研究——学术博客标注[J]. 情报资料工作, 2011, 32(6): 11-15.
(Wu Dan, Yang Yan, Ma Xi. The Normative Studies of Social Label: Academic Blog Labeling[J].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2011, 32(6): 11-15. ) [本文引用:1] [CJCR: 1.504]
[34] 徐小丽. 学术博客的兴起及其影响[J]. 中国商界, 2008(5): 211.
(Xu Xiaoli. The Rising and Impact of Academic Blog[J]. Business China, 2008(5): 211. ) [本文引用:1]
[35] 林忠. 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探析[J]. 情报资料工作, 2008, 29(1): 41-44.
(Lin Zhong.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Academic Blog and Traditional Academic Communication Mode[J].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2008, 29(1): 41-44. ) [本文引用:1] [CJCR: 1.504]
[36] 科学网博客[EB/OL]. [2014-08-16]. http: //blog. sciencenet. cn/.
( ScienceNet. cn Blog [EB/OL]. [2014-08-16]. http://blog.sciencenet.cn/ [本文引用:1]
[37] 陈鹏, 张美琼, 黄历, . 学术博客与传统期刊的竞合发展[J]. 编辑学报, 2012, 24(1): 19-22.
(Chen Peng, Zhang Meiqiong, Huang Li, et al.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Academic Blogs and Traditional Academic Journals[J]. Acta Editologica, 2012, 24(1): 19-22. ) [本文引用:1] [CJCR: 1.411]
[38] 王海燕, 罗日辉. 博客的开放存取与版权保护[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4): 38-39.
(Wang Haiyan, Luo Rihui. Open Access and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Blog[J].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2008(4): 38-39. ) [本文引用:1]
[39]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 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Winter Special Issue): 27-43. [本文引用:1]
[40] Gilbert M, Cordey-Hayes M. Understand 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1996, 16(6): 301-312. [本文引用:1] [JCR: 2.704]
[41] Di Vito A, Naldi M. Robustness of the Likelihood Ratio Detector for Moderately Fluctuating Radar Targets[J]. Radar, Sonar and Navigation, IEE Proceedings, 1999, 146(2): 107-112. [本文引用:1] [JCR: 1.121]
[42] 黄少宽, 黄晓斌. 网络虚拟社区及其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31(1): 109-111.
(Huang Shaokuan, Huang Xiaobin. Network Virtual Commun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08, 31(1): 109-111. ) [本文引用:1]
[43] 黄原原. 影响学术博客发文的因素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7): 38-40.
(Huang Yuanyuan.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of Publishing Articles on the Academic Blog [J]. Library Work and Study, 2011(7): 38-40. ) [本文引用:1]
[44] 周琳洁. 基于博客的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模式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9): 48-52.
(Zhou Linjie. A Study on Blog-based Library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Mode[J]. Researches in Library Science, 2011(9): 48-52. ) [本文引用:1]
[45] 谢佳琳, 覃鹤. 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J]. 情报杂志, 2011, 30(8): 159-162.
(Xie Jialin, Qin He. Studies on the Knowledge Exchange Based on Academic Blog[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11, 30(8): 159-162. ) [本文引用:1]
[46] 冯祝斌, 宗乾进, 袁勤俭, . 学术博客推广策略研究[J]. 情报科学, 2013, 31(4): 105-109.
(Feng Zhubin, Zong Qianjin, Yuan Qinjian, et al. Study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Academic Blogs[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31(4): 105-109. ) [本文引用:1] [CJCR: 1.033]
[47] 胡昌平, 佘晶晶, 邵其赶. 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J]. 情报杂志, 2008, 27(5): 3-6.
(Hu Changping, She Jingjing, Shao Qigan.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Knowledge Transferring in Academic Blog[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08, 27(5): 3-6. ) [本文引用:1]
[48] 杨书卷, 苏青. 科学博客: 一股不可忽视的科学传播新力量——以科学网科学博客社区为例[J]. 科技传播, 2010(2): 74-76.
(Yang Shujuan, Su Qing. Academic Blog: A New Science Communication Force that cannot be Neglected— Take ScienceNet. cn Blog as Example[J].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2): 74-76. ) [本文引用:1]
[49] 吴静, 邓胜利. 学术博客信息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3): 58-61.
(Wu Jing, Deng Shengli.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Service Pattern of Academic Blog[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11, 34(3): 58-61. ) [本文引用:1]
[50] 王飒, 崔宇红, 包丽颖. 学术博客在学科知识交流中的作用分析——基于科学网博客的实证分析[J]. 现代情报, 2013, 33(2): 125-128, 133.
(Wang Sa, Cui Yuhong, Bao Liying. On the Effect of Academic Blog in the Knowledge Communic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Blogs ScienceNet[J].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2013, 33(2): 125-128, 133. ) [本文引用:1]
[51] 王学东, 杜晓曦, 石自更. 面向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J]. 情报科学, 2013, 31(3): 3-8, 16.
(Wang Xuedong, Du Xiaoxi, Shi Zigeng. Centrality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s for Academic Blog Knowledge Exchange[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31(3): 3-8, 16. ) [本文引用:1] [CJCR: 1.033]
[52] 夏立新, 翟姗姗, 陈卓群. 基于学术博客的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1, 31(6): 109-114.
(Xia Lixin, Zhai Shanshan, Chen Zhuoqun. Research of Library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s Based on Academic Blogs[J]. Library Tribune, 2011, 31(6): 109-114. ) [本文引用:1] [CJCR: 1.463]
[53] 胡娟, 程秀峰, 叶光辉. 基于主题图的学术博客知识组织模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24): 127-132.
(Hu Juan, Cheng Xiufeng, Ye Guanghui. Knowledge Organization Model of Academic Blog Based on Topic Map[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2, 56(24): 127-132. ) [本文引用:1] [CJCR: 1.24]
[54] 陈卓群, 翟姗姗.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学术博客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 情报科学, 2014, 32(9): 30-35.
(Chen Zhuoqun, Zhai Shanshan. Academic Blog Knowledge Transfer Model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32(9): 30-35. ) [本文引用:1] [CJCR: 1.033]
[55] 甘春梅, 王伟军, 田鹏. 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38(3): 91-99.
(Gan Chunmei, Wang Weijun, Tian Peng.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Inducement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in Academic Blogs[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2, 38(3): 91-99. ) [本文引用:1] [CJCR: 4.075]
[56] 王伟军, 甘春梅, 刘蕤. 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的实证研究[J]. 情报学报, 2012, 31(10): 1026-1033.
(Wang Weijun, Gan Chunmei, Liu Rui.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Inducement to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Under Academic Blogs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12, 31(10): 1026-1033. ) [本文引用:1] [CJCR: 1.098]
[57] 王伟军, 甘春梅. 学术博客中的链接类型与功能研究[J]. 情报学报, 2013, 32(6): 640-652.
(Wang Weijun, Gan Chunmei. Hyperlinking in Academic Blogs: Analysis on 35 Blog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13, 32(6): 640-652. ) [本文引用:1] [CJCR: 1.098]
[58] Library Blogs and Other Social Media [EB/OL]. [2014-08- 16]. http://www.library.illinois.edu/blog. [本文引用:1]
[59] McIntyre A, Nicolle J. Biblioblogging: Blog for Library Communication[J].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08, 26(5): 683-694. [本文引用:1]
[60] Oguz F, Holt M. Library Blogs and User Participation: A Survey About Comment Spam in Library Blogs[J]. Library Hi Tech, 2011, 29(1): 173-188. [本文引用:1]
[61] 王春骅. 基于WordPress的学术博客在学科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1, 21(1): 27-28.
(Wang Chunhua. WordPress-based Academic Blog Applying on Service of Subject Information[J]. Shanghai Gaoxiao Tushu Qingbao Gongzuo Yanjiu, 2011, 21(1): 27-28. ) [本文引用:1]
[62] 任卫银. 教育博客的应用研究[J]. 平原大学学报, 2005, 22(6): 84-85.
(Ren Weiyin. Study of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with Blog[J]. 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 2005, 22(6): 84-85. ) [本文引用:1] [CJCR: 0.129]
[63] 周仁平. 教育技术学术博客研究[J]. 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2009(6): 88-90.
(Zhou Renping.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log[J]. Software Guide, 2009(6): 88-90. ) [本文引用:1]
[64] 郭金龙, 许鑫. 图情与互联网博客交流网络实证分析[J]. 现代情报, 2012, 32(1): 172-177.
(Guo Jinlong, Xu Xin.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LIS and the Internet Blogs[J]. Modern Information, 2012, 32(1): 172-177. ) [本文引用:1] [CJCR: 0.824]
[65]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M].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7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