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 3(4): 107-116
doi: 10.11925/infotech.2096-3467.2018.1100
学术社交媒体视角下学科知识流动规律研究*——以科学网为例
Analysis of Knowledge Flow Based on Academic Social Networks:
A Case Study of ScienceNet.cn
吴小兰1,2, 章成志2,

摘要:

【目的】探索学术社交媒体上学科知识流动规律。【方法】以科学网为例, 爬取全部用户研究方向数据和全体用户好友关系数据, 利用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学部用户知识流动分布关系的强弱, 借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挖掘学部内一级学科知识流动中的社区结构。【结果】简单相关系数结果显示, 不同学部之间知识交流分布相似程度较高, Louvain算法挖掘出4个明显的知识流动社区。【局限】仅仅依据好友关系构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 没有考虑评论及推荐关系。【结论】在科学网上, “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表现出最明显的学科亲缘性, 学科交流中存在“地球科学-生命学科-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管理综合”这4个明显的知识流动路径。

关键词: 学术社交媒体 ; 知识交流模型 ; 学科社区 ; Louvain算法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flow on academic social networks. [Methods] Take ScienceNet.cn as the representative, we first collect all the data about users’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friends. Then, we use the sim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measure the distribution relation of knowledge flow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users, and adopt Louvain algorithm to detec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mong first-level disciplines.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knowledge flow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s similar to each other through sim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re are four knowledge-flow communities among first-level disciplines detected by Louvain algorithm. [Limitations] We construct knowledge flow network only based on friends’ relationship, without considering comments and recommendation relationship. [Conclusions] Through our research, we find that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Science” showed the most obvious disciplinary affinity in ScienceNet.cn.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 main knowledge flow paths cross discipline departments, such as “Earth Science - Life Science - Medical Science”, “Chem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Material - Mathematical 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 “Earth Science -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formation Science - Management Science”.

Key words: Academic Social Networks ; Knowledge Exchange Model ; Disciplinary Community ; Louvain Algorithm

1 引 言

在1934年, 布拉德福[1]曾指出, 科学技术中每一个学科或多或少、或近或远地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相关联, 学科之间知识流动频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流动与交换越来越频繁, 边界划分也越来越模糊, 学科之间存在大量的知识扩散与吸收, 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协同、交叉、融合、发展与创新, 如何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传播与管理, 已经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从科研合作角度来看, 学科知识流动是指科研学者在科研过程中将相同或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 最终产生新知识的过程[2]。科研学者进行科研合作, 脱离不了科研交流。通常学者之间有效的交流方式或渠道主要有学术论文写作(包括引用和合著)、参加学术会议等, 因此, 常见学科知识流动规律研究主要通过学术论文写作来进行。但随着Web2.0技术的成熟,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学术社交媒体上建立学术身份, 并借助学术社交媒体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在社交媒体上, 诸如建立好友链接或参考链接、博客互访、评论或推荐等形式的交流也会带来知识流动, 因此本文开展学术社交媒体上学科知识交流规律研究, 以期与传统知识交流规律互补, 全面寻找促进网络间知识流动的有效方法, 促进学术发展。

2 知识流动研究概述

知识流动是整个知识网络的生命力所在, 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角度[3]:

(1) 引用关系角度, 主要指论文或期刊的引用。如Cronin等[4]分析1922年-2006年间信息科学的期刊引文数据, 指出信息科学在1997年-2006年已成为一个成功的知识贡献者角色, 其中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在1977年-2006年的时间段中对信息科学的引用增长迅速, 同时信息科学也从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逐年增长地输入知识; 周秋菊等[5]利用Web of Science上获取的2000年-2009年124种生态学期刊的同被引和期刊互引关系, 研究并展现整个生态学领域的知识主流结构和知识流动情况, 探测生态学学科内在结构特征, 揭示了生态学学科内部的知识交流特点; 赵星等[6]以CNKI上2001年-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引文数据为基础, 构建82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引文网络定量刻画中国文科领域的知识扩散情况, 结果表明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的部分领域是重要的知识源。

(2) 共用关系角度, 主要指关键词或主题词的共用, 如 Chua等[7]对比1988年-1997年与1998年-2007年两个阶段内JASIST上发表文献的核心关键词, 发现核心关键词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心信息科学与其他分支学科的转向; 邱均平等[8]通过分析Web of Science中采集到的图书情报学领域12种有影响力期刊的2000年-2012年文献题录数据, 总结了图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扩散中的跨学科特征(包括知识扩散的多样性和凝聚性); 曾倩等[9]从核心期刊关键词入手, 引入聚类类团分析、战略坐标分析方法, 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 探索学科交叉研究热点领域的主题划分、结构特性和演化过程; Yan[10]利用知识贸易方法理论分析了JCR中221个学科主题类之间的知识贸易关系及相关特点, 研究发现交通运输科学和材料科学知识的贸易影响力有较大增长, 而生物医学、物理学和数学等知识“贸易顺差”额度较大。

(3) 合作关系角度, 指作者或著者单位的共现, 如Tang[11]分析纳米技术领域的学术合作, 发现该领域学者往往遵循“物以类聚”的规律; 徐晓艺等[12]利用Web of Science上采集的2004年-2013年“药物化学”学科涉及到的97 383篇合著论文形成的学科流动网络数据, 发现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流动趋势是逐渐增加的, 其流动的质量也是不断提升的, 学科间的交流在不断加深。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知识的产物, 论文常被用来分析知识流动状况。但也有一些学者延伸至基金领域, 如吴江等[3]收集NSFC信息系统中1999年-2013年的193 51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 构建以学科为节点和以知识流动关系为边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 探究网络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层次内的知识流动路径, 发现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是无标度网络, 且不同学部之间存在若干条较为重要的知识流动路径。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科研用户利用学术社交媒体(如ResearchGate、Mendeley、科学网等)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尽管目前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存在诸多问题, 如用户认知度和学界认可度较低、学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 但Coleman[13]认为学术博客在学术交流、在线指导和知识传播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胡昌平等[14]从学术博客中的知识交流活动出发, 对博客知识交流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进行分析; 社交媒体Mendeley[15]有一个特色功能, 即允许用户创建群组(Group)以便于交流与讨论, 允许用户加入多个群组或者关注多个群组, 因此很多学者利用这个功能进行学科交流的分析, Oh等[16]通过分析用户加入群组的情况, 发现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 如Arts and Literature和Law加入群组的用户比例最少, 而计算与信息学科(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用户加入群组比例最高; Jiang等[17]通过用户与群组之间的“Join”关系与“Follow”关系, 构建Mendeley上学科之间的加权关系网, 分析学科交叉结构, 结果发现63.8%的用户在其自身所在学科领域小组内, 剩余36.2%的用户在选择小组时突破了学科限制, 加入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组, 用户在这些小组中能够充分获取自己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并能获得专业人员的帮助, 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完善研究内容和促进研究成果创新。

上述研究启发了笔者从学术社交媒体视角来剖析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交流。在学术社交媒体上, 一方面涵盖了全部学科知识, 另一方面相对于文献数据库而言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全部学科知识交流信息。此外, 在学术社交媒体上, 同样存在可以反映知识流动的信息, 如不同学科用户的好友信息、博文的转载、博文信息的评论等, 因此, 本文开展学术社交媒体视角下学科间知识流动规律的研究。

3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3.1 研究思路

科学网用户以科研人员、学校教师、技术人员等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该网站上博主对学术问题探讨的参与度和活跃性都较强, 因此以科学网博客为学术社交媒体代表, 宏观地分析该网站上学科间知识流动规律。在科学网上, 博主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以及“管理综合” 8大学部。不同学部的博主之间通过建立“好友”关系、评论、推荐、转载等方式实现知识流动。相比较而言, “好友”关系蕴含了更多社会关系因素, 体现了更多的博主兴趣和交流特征, 是研究知识交流规律的最佳选择[18]。因此, 本文爬取科学网博客上的学科分类体系和用户信息学科信息及“好友”关系数据, 构造学科知识交流网络开展知识流动规律的挖掘与揭示, 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间知识流动规模研究思路

图1可知, 数据采集完之后, 主要通过部级学科用户知识流动分布分析和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社区挖掘方法研究学科知识流动规律。

(1) 学部用户知识流动分布分析。在2018年3月, 笔者团队向科学网上70多个活跃度较高的博主发放博主学科跨度调查(①https://www.wjx.cn/jq/21238770.aspx.), 统计得到“统计分析您好友的‘研究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您的学科跨度”平均分为3.41(②选项是5分量表形式,分数越高代表越能反映。), 这说明在科学网上用户好友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学科知识交流情况。为此, 统计各个学部用户的好友学科分布, 分析不同学部用户好友学科分布上的相似性, 进而挖掘社交媒体上知识流动中学部间亲密远疏关系, 详细过程见3.2节。

(2) 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社区挖掘。在挖掘出社交媒体上知识流动中学部间亲密远疏关系之后, 进一步通过学部类目下的一级学科关系网络分析学部亲密疏远原因所在。主要通过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构建和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社区结构发现来实现, 详细过程见3.3节。

3.2 学部用户知识流动分布分析及其指标

各个学部用户的好友学科分布统计是关键, 其过程如下:

(1) 根据用户自身所填学科方向归类各个学部用户;

(2) 在获得一个学部用户之后, 合并该学部下全部用户的好友, 得到该学部用户的好友集, 重复上述过程, 直到获得各个学科用户的好友集;

(3) 提取8个学部共有的一级学科, 统计各个学部用户好友在这些一级学科上的分布情况。

在获得各个学部用户的好友学科分布之后, 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指标计算知识流动对象上表现出来的学部间相关性。假定XiYi分别是变量X和变量Y的样本观测值, $\bar{X}$和$\bar{Y}$是变量XY样本观测值的平均值, n是样本的个数, 则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r可以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 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r=\frac{\sum{({{X}_{i}}-\bar{X})({{Y}_{i}}-\bar{Y})}}{\sqrt{\sum{{{({{X}_{i}}-\bar{X})}^{2}}{{\sum{({{Y}_{i}}-\bar{Y})}}^{2}}}}}$ (1)

其中, r取值范围是[-1, 1]。当r等于0时, 表明二者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当$\text{ 0}<\text{ }\!\!|\!\!\text{ }r\text{ }\!\!|\!\!\text{ }<\text{1}$时表明XY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r越接近1, 表明两个变量线性程度越强。

3.3 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社区挖掘及其关键技术

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是关键。当知识节点为一级学科、知识关联为知识流动关系时, 就构成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其构造过程如下:

(1) 根据科学网上用户填写的研究方向, 实现用户到一级学科的映射, 用户填写几个研究方向, 便可以映射得到对应数目的一级学科方向, 表1中ID为36782与404069的用户, 分别有三个研究方向, 则可以分别映射到三个一级学科上。

表1 用户填写的学科方向示例

(2) 根据每个用户好友关系, 实现一级学科与一级学科知识流动关系的映射, 如表1中两个用户为好友关系, 则根据用户与学科之间映射关系可以映射得到3×3条边的知识流动网络, 这些边对分别为: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自动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计算机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自动化)、(自动化,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自动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

(3) 统计步骤(2)中得到的知识流动边对出现次数, 得到带权的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在边对出现次数统计中, 将“(自动化, 自动化)”这样两端为同一节点的边对权重也保留下来。

在一级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完成后, 使用Louvain算法进行一级学科社区发现。Louvain算法是一种基于聚类法的社区划分算法, 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大型网络进行社区划分, 且划分精准度高, 能够有效辨别有层次的社区结构。在利用Louvain算法进行社区发现时, 模块度(Modularity, 记为Q)[19]能够描述划分的社区内部节点的紧密程度, 取值范围[0,1], 该值越大, 表示划分效果越好, 其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Q=\frac{1}{2m}\sum\limits_{ij}{({{A}_{ij}}-{{P}_{ij}})\delta ({{C}_{i}},{{C}_{j}})}$ (2)

其中, Aij是网络图的邻接矩阵, m是网络图的边数, Pij表示空模型中节点ij之间边的期望值, 如果节点ij在同一个社区, δ(Ci,Cj)=1, 否则为0。通常网络社区结构较明显时模块度取值介于0.3-0.7之间[19], 越接近1表明社区结构越明显。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数据集

从科学网博客上的博主名录(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member.)解析出全部博主ID, 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这些博主的学科方向和好友关系, 累计得到57 944位博主的数据(包括所填学科方向和博主好友关系)。同时, 爬取科学网上的学科分类体系, 共得到8个部级学科, 包含105个一级学科和1 218个二级学科, 各个学科数目如表2所示。

表2 科学网博客上学科分类体系

4.2 学部用户知识流动分布分析

在获得用户学科方向和好友关系后, 根据学科方向所属学部进行用户归类, 得到8个学部的用户数目如表3所示。

表3 科学网上各学部用户数

通过表3可以看出, 在科学网上, 最热门的两个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材料”, 二者博主数量最多, 而“医学科学”领域的博主数则相对较少, 这与邱均平等的研究结论[20]——“在科学网内, 最热门的两个学科是管理综合和生命科学, 而医学科学领域的博主数以及活跃程度则相对较低”有一些不同, 可能有以下原因。

(1) 本文处理数据时根据用户填写的三个研究方向来归类。以ID号为36782的博主章成志为例, 在其学术名片上有三个研究方向: 管理综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情报学, 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信息科学->自动化->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因此在计算一级学科类目下人数时, 该博主对“管理综合”与“信息科学”的一级学科人数统计都有贡献。通过人数统计也可以看出, 表3中8个学部用户数目累计有65 658, 而实际通过博主名录采集到的是57 944名用户。

(2) 两个研究样本差距大, 前者研究样本为6 750位博主, 本研究样本为57 944位博主。

(3) 前者发文时间是2011年, 距离本文数据集时间跨度较远, 这中间也确实会存在“工程材料”学科用户人数增长超过“管理综合”领域用户人数的可能。

根据8个学部用户, 统计各个学部用户好友数目和好友研究方向。在科学网上, 允许用户填写三个研究方向(见表1), 这在博主学术名片上可以看到。在统计好友研究方向时, 三个研究方向包含的学科都纳入统计, 最终结果如表4所示(限于篇幅, 仅给出Top5的一级学科方向和该方向的人数)。

表4 科学网上各学部用户好友分布统计

通过表4可以看出, “数理科学”与“管理综合”这两个学部的人均好友数目最多(均大于3), 说明这两个学部用户在知识交流的整个过程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 通过表4中Top5可以看出, 各学部的用户好友分布显示出学部之间具有明显的亲密远疏特性。为此, 进一步统计8个学部用户好友共同填写的学科分支, 最终统计得到104个共同的学科分支, 在全部105个学科中唯一缺少的是“考古学”, 查看原因是“医学科学”学部下好友没有填写“考古学”这一方向。这104个共同的学科分支上好友数目按照“管理综合”学部降序排列Top10如表5所示。

表5 各学部用户好友所填的学科统计(Top10)

通过表5可以看出, 各个一级学科通常在所属的学部上人数最多(加粗显示)。根据共有的104个学科分支上的人数, 分析学部之间的相关性, 得到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各学部知识流动对象的相关系数

(1) 整个科学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知识流动, 不同学部之间知识来源分布相似程度较高;

(2) “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表现出最强的相关性, 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96, 这也凸显了医学科学部与生命科学部之间的亲缘学科特性;

(3) 表6中相关系数次高的是0.94, 分别是“信息科学”与“管理综合”, “医学科学”与“管理综合”, “工程材料”与“数理科学”这三对学部。这可能表示这三对学部之间存在一些关联密切的学科。

4.3 一级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构建及挖掘

利用3.3节方法得到一个包括105个节点与976 883个节点对的无向无权网。经过加权处理后(即执行每两个节点对出现1次, 其节点对构成的边权重便增加1的操作), 最终得到包含105个节点和4 937条边的带权网络, 按照权重降序排列得到的Top10如表7所示。

表7 一级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示例(Top10)

通过表7可以看出, 多数一级学科用户与同学部内同学科领域(简称同学部同领域)用户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一些学科与同学部内其他领域(简称同学部异领域)用户或者不同学部的交互也明显明确, 如表7中黑色加粗部分。为此, 使用Louvain算法进行社区发现, 得到最大模块度为0.161 5时的4个社区, 如表8所示, 各个社区划分结果分别如图2-图5所示, 图中边的粗细与权重成正比, 节点大小与领域内用户数成正比。

表8 一级学科知识交流网络上的社区结构

图2 寻找到的社区1

图3 寻找到的社区2

图4 寻找到的社区3

图5 寻找到的社区4

在学科分类中,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来自“医学科学”部, “考古学”来自“管理综合”部,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地质学”属于“地球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属于“工程材料”部类, 结合图2呈现的社区内边的粗细, 可以看出这些学科之间亲缘性较强。

通过图3呈现出的社区, 可以看出“无机非金属材料”与“物理学I”、“物理学II”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亲缘性。

通过图4的社区, 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不仅与“自动化”表现出明显学科亲缘性, 同时也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表现出较强的社区特性。

通过图5, 可以看出社区4的学科数目较多, 不易清楚看出学科社区划分, 其中的子社区如表9所示, 结合表9展示社区4内通过Louvain算法寻找到的子社区节点。通过表9可以看出, 子社区1的学科来自“医学科学”部, 子社区2来自“生命科学”部, 子社区3中的“地方病学/职业病学”来自“医学科学”部, 其余来自“地球科学”部。这三个子社区被划分进社区4, 说明“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及“地球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亲缘性。

表9 社区4内包括的子社区

4.4 学科间知识流动规律揭示

综合4.2节与4.3节的研究结果, 忽略一级学科代码之间的边, 将社区结果映射到科学网学科分类树上, 如图6所示。“Root”代表树的根节点, 两位数的节点代表学部节点, 四位数的节点代表一级学科节点(前两位同学部节点代码)。具体来说, “01”、“02”、“03”、“04”、“05”、“06”、“07”、“08”分别代表“信息科学”、“化学科学”、“医学科学”、“地球科学”、“工程材料”、“数理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综合”。此外, 图6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学科社区, 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及蓝色的分别对应于社区1、社区2、社区3及社区4。

图6 学科分类树上的社区

(1) 蓝色节点代表的社群表明“03”(“医学科学”)、“07”(“生命科学”)及“04”(“地球科学”)是一个知识流动明显的知识场。这与吴江等[3]基于基金申请代表中的结论“地球科学-生命学科-医学科学”一致。基于不同途径能得到一致结论, 足以说明这三个学科之间确实有很多相通之处。

(2) 绿色节点代表的社群表明“08”(“管理综合”)与“01”(“信息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亲密性, 这主要体现在“信息科学”部下的“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综合”部类下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宏观管理与政策”联系紧密。

(3) 黄色节点代表的社群表明“02”(“化学科学”)、“05”(“工程材料”)、“06”(“数理科学”)及“01”(“信息科学”)存在明显的知识流动, 结论与吴江等[3]基于基金申请代表中结论“化学科学-工程材料-数理科学-信息科学”这条知识路径一致。结合图3的社区2可以看出, 这主要是因为“工程材料”部类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数理科学”部类下的“物理学I”、“物理学II”及“化学科学”部类下的“物理化学”联系紧密。

(4) 红色节点代表的社群表明“04”(“地球科学”)与“05”(“工程材料”)存在明显的知识交流。结合图2的社区结果, 主要原因在于“地球科学”部下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地质学”与“工程材料”部类下的“冶金与矿业”、“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交流密切, 这条交流也比较容易理解, 地球上存在大量矿物质与水资源, 对这些矿物质和水资源的研究离不开材料成分的研究与分析。

5 结 语

本文创新性地从学术社交媒体视角来研究学科知识流动规律, 为传统知识交流规律提供参考。从学部用户知识流动分布统计分析和一级学科交流网络社区挖掘角度开展了学科知识流动规律的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社交媒体上, 整个科学体系都表现出明显的知识流动, 不同学部之间知识来源分布相似程度较高;

(2) “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表现出亲密的学科亲缘性;

(3) 社交媒体上存在“地球科学-生命学科-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工程材料-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工程材料”、“信息科学-管理综合”这4个明显的知识流动路径。

作者贡献声明

吴小兰: 设计研究方案, 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问卷的收集及结果统计, 论文的起草及修改;

章成志: 提出研究思路, 论文最终版本修订。

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

支撑数据

支撑数据由作者自存储, E-mail: wuxiaolananhui@163.com。

[1] 吴小兰, 章成志. Userid_discipline.txt. 用户id及所属学科.

[2] 吴小兰, 章成志. Userid_name.txt. 用户id及用户姓名.

[3] 吴小兰, 章成志.discipline_category.txt. 学科分类体系.

[4] 吴小兰, 章成志. Userid_friend.txt. 用户及好友关系.

[5] 吴小兰, 章成志. Figure_table.rar. 图表数据.

参考文献

[1] Bradford S C.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J]. Engineering, 1934, 137: 85-86.
[本文引用:1]
[2] 徐晓艺, 杨立英. 科研合作视角下的学科知识流动分析方法研究——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19): 83-91.
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学科知识流动是指科研学者在共同的科研过程中,将相同或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最终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论,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设定恰当的计量指标,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以独著论文中的学科知识流动表现为基础,对比分析科研合作视角下的学科知识在学科内与学科外的流动表现及其变化。最后对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在此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流动差异进行分析,展示各个国家药物化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流向及其研究动态变化。
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4.19.013      URL     [本文引用:1]
(Xu Xiaoyi, Yang Liying.Metholgoy Research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 Flow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 Case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Discipline[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4, 58(19): 83-91.)
[3] 吴江, 金妙, 陈君. 基金视角下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与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8): 79-85.
[目的/意义]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科研人员的跨学科研究行为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共享与流动。以基金领域为视角,研究学科知识流动,以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过程]提出基于基金代码共现的学科知识流动强度测量方法,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3 51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构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探究网络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层次内知识流动路径。[结果/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是无标度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网络中重要节点呈非稳态;不同学部之间,存在若干条较为重要的知识流动路径;在某一个学部内,具有较广影响力的一类学科往往更容易构成知识流动链条。
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6.08.009      URL     [本文引用:4]
(Wu Jiang, Jin Miao, Chen Jun.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Flow Network Based on Co-occurences of Funding Application Code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6, 60(8): 79-85.)
[4] Cronin B, Meho L I.The Shifting Balance of Intellectual Trade in Information Stud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59(4): 551-564.
The authors describe a large-scale, longitudinal citation analysis of intellectual trading between information studies and cognate disciplines. The results of their investigation reveal the extent to which information studies draws on and, in turn, contributes to the ideational substrates of other academic domains. Their data show that the field has become a more successful exporter of ideas as well as less introverted than was previously the case. In the last decade, information studies has begun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literatures of such disciplines as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n the one hand and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while also drawing more heavily on those same literatures.
DOI:10.1002/asi.20764      URL     [本文引用:1]
[5] 周秋菊, 杨立英, 岳婷, . 基于期刊同被引和互引网络的学科结构和知识流动研究[J]. 情报杂志, 2014, 33(8): 84-91.
以WOS数据库中生态学领域期刊的引用关系为基础,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期刊同被引和互引两个角度分析了生态学领域的学科结构和知识流动。在期刊同被引角度,描绘了生态学的主流子学科的结构关系,揭示出生态学高影响因子期刊在知识交流网络中位于核心位置。在期刊互引角度,日冕模型揭示了高影响因子期刊在知识交流中承担了更多的输出作用,直观地反映了这个学科的知识流动脉络。因此日冕模型可以作为描述期刊互引网络中知识流动的模型。
DOI:10.3969/j.issn.1002-1965.2014.08.015      URL     [本文引用:1]
(Zhou Qiuju, Yang Liying, Yue Ting, et al.Exploring the Subject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Flow Based on Journal Co-citation Network and Inter-citation Network[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14, 33(8): 84-91.)
[6] 赵星, 谭旻, 余小萍, . 我国文科领域知识扩散之引文网络探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38(5): 59-67.
以CNKI收录的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8 805 762条引文记录为基础数据,构建82个文科领域的引文网络,用于定量刻画我国文科领域的知识扩散,并将其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的部分领域是重要的知识源;在知识扩散的核心—边缘结构中,2/3的核心节点来源于经济管理学科;图书情报学是15个核心文科领域之一,在21世纪初展现出良好的学术活力。图3。表2。参考文献50。
DOI:10.3969/j.issn.1001-8867.2012.05.006      Magsci     URL     [本文引用:1]
(Zhao Xing, Tan Min, Yu Xiaoping, et al.Exploring the Citation Networks for Knowledge Diffu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2, 38(5): 59-67.)
[7] Chua A Y K, Yang C C. The Shift Towards Multi-Disciplinarity in Information Scienc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3): 2156-217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llaboration trends, authorship and keywords of all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SIST). Comparing the articles between two 10-year periods, namely, 1988 1997 and 1998 2007, the three-fold objectives are to analyze the shifts in (a) authors' collaboration trends (b) top authors, their affiliations as well as the pattern of coauthorship among them, and (c) top keywords and the subdisciplines from which they emerge. The findings reveal a distinct tendency towards collaboration among authors, with external collaborations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Top authors have grown in diversity from those being affiliated predominantly with library/information-related departments to include those from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s, and the humanities. Amid heterogeneous clusters of collaboration among top authors, strongly connected cross-disciplinary coauthor pairs have become more prevalent. Correspondingly, the distribution of top keywords' occurrences that leans heavily on core information science has shifted towards other subdisciplines such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obehavioral science.
DOI:10.1002/asi.v59:13      URL     [本文引用:1]
[8] 邱均平, 曹洁. 不同学科间知识扩散规律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10): 1-5.
文章以图书情报学为例,通过引文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软件处理数据,探讨该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知识扩散的跨学科特征,着重分析了图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扩散的多样性和凝聚性,研究了不同学科间知识扩散的规律。
URL     [本文引用:1]
(Qiu Junping, Cao Jie.Research on Knowledge Diffusion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Tak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Example[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012, 35(10): 1-5.)
[9] 曾倩, 杨思洛.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科知识交流的比较研究——以期刊引证分析为视角[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36(10): 114-119, 108.
文章运用引文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CSSCI收录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来源期刊和JCR收录的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来源期刊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引用和被引概况,绘制了期刊之间的耦合网络图和共被引网络图,以期刊间的引证关系为视角,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科的知识交流情况.
URL     [本文引用:1]
(Zeng Qian, Yang Siluo.A Comparative Study of Knowledge Exchange Betwee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Analysis[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013, 36(10): 114-119, 108.)
[10] Yan E.Finding Knowledge Paths Among Scientific Discipline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65(11): 2331-2347.
This paper discovers patterns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mong scientific disciplines. While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is largely unobservable, citations from one discipline to another have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proxy to study disciplinary knowledge flow.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knowledge flow network in that a node represents a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subject category and a link denotes the citations from one subject category to another. Using the concept of shortest path, several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re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a knowledge flow network.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subject categories in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this paper finds that social science domains tend to be more self-contained and thus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knowledge from other domains to flow into them; at the same time, knowledge from science domains, such as biomedicine-, chemistry-, and physics-related domains can access and be accessed by other domains more easily. This paper also finds that social science domains are more disunified than science domains, as three fifths of the knowledge paths from one social science domain to another need at least one science domain to serve as an intermediate.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discussions on disciplinar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by providing empirical analysis.
DOI:10.1002/asi.23106      URL     [本文引用:1]
[11] Tang L.Does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Matter—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US-China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3, 7(2): 330-344.
China's status as a scientific power, particularly in the emerging area of nanotechnology, has become widely accepted in the global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rol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in China's nano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generally assumed, albeit without much convincing evidence. Very little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 th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Utilizing both cross-sectional data and longitudinal data of 77 Chinese nanoscientists’ publica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differentiate individual effects from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n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Chinese researchers. The study finds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argument – that China's best scientists collaborate at international level. It also finds that collaboration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has a consistently positive effect on China's nano research quality with a time-decaying pattern. Language turns out to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impacting the quality or visibility of Chinese nano research. Policy implications on research evaluation,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lo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end.
DOI:10.1016/j.joi.2012.11.010      URL     [本文引用:1]
[12] 徐晓艺, 杨立英. 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特征分析——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 89-98.
[目的/意义]在科研过程中,知识流动的内容是多样的,而学科知识流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从区别于基于引文的学科知识流动分析角度,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期望从合著论文中分析出因科研合作过程而产生的学科知识流动特征。[方法/过程]基于合著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学科分布确定此论文的多学科共现属性,并根据此属性构建合著论文的多学科共现网络,即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通过网络的整体特征和网络的节点特征两个方面对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进行特征分析。其中,网络整体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广泛性、学科流动的有效性、学科流动的新颖度、学科流动的流通度;网络节点(即学科节点)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核心性、学科流动的连续性、学科流动的一致性、学科流动的差异性。[结果/结论]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前后5年各个指标的数据对比,得出在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流动趋势是逐渐增加的,其流动的质量也是不断提升的,学科间的交流在不断地加深。同时,中美日3个国家在此学科的不同时间段均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运用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分析方法能够反映科研合作中"药物化学"学科知识流动的情况,但是需要研究论证此方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程度。
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5.01.012      URL     [本文引用:1]
(Xu Xiaoyi, Yang Liying.Analysis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 Flows Network Based on Coauthored Papers: A Cas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Discipline[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5, 59(1): 89-98.)
[13] Coleman A S.Academic Blogs[J]. Reference Librarian, 2005(3):10-17.
[本文引用:1]
[14] 胡昌平, 佘晶晶, 邵其赶. 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J]. 情报杂志, 2008, 27(5): 3-6.
从学术博客中的知识交流活动出发,对博客知识交流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学术博客知识转移的实现问题,包括知识转移的驱动、转移过程和转移途径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转移的服务组织.
DOI:10.3969/j.issn.1002-1965.2008.05.001      URL     [本文引用:1]
(Hu Changping, She Jingjing, Shao Qigan.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Knowledge Transferring in Academic Blog[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08, 27(5): 3-6.)
[15] 贾新露, 王曰芬. 学术社交网络的概念、特点及研究热点[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5): 7-13.
近年来学术社交网络发展迅速,为学者提供了良好的非正式交流平台,进而改变着学术交流的特点与模式,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为了挖掘学术社交网络给科学交流带来的变革以及对科学研究的价值,文章在对国内外学术社交网络研究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社交网络的概念、特点、研究热点等几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并从研究对象与研究话题两个角度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URL     [本文引用:1]
(Jia Xinlu, Wang Yuefe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Academic Social Networks[J]. Research on Library Science, 2016(5): 7-13.)
[16] Oh J S, Jeng W.Groups in 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An Explor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as a Platform for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vacy, Security, Risk and Trust. 2011.
[本文引用:1]
[17] Jiang J, Ni C, He D, et al.Mendeley Group as a New Source of Interdisciplinarity Study: How Do Disciplines Interact on Mendeley?[C]//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CM/IEEE-CS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2013.
[本文引用:1]
[18] 王晓光. 博客社区内的非正式交流: 基于网络链接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9, 28(2): 248-256.
博客是互联网上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中介交流系统.随着越来愈多的科 技用户使用博客进行在线交流,博客社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交流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中国最大的IT博客社区内的链接数据,我们对博客交流 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探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博客交流网络是一个小世界,幂律现象十分明显;博客网络内存在核心博客和普通博客之分,两者共同组成了各种星 状拓扑结构的子群.本文的发现对于创新科学交流体系和设计新一代科学交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DOI:10.3772/j.issn.1000-0135.2009.02.014      [本文引用:1]
(Wang Xiaoguang.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Blog Commun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Web Links[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9, 28(2): 248-256.)
[19] Newman M E J, Girvan M.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 Physical Review E, 2004, 69(2): Article No. 026113.
DOI:10.1103/PhysRevE.69.026113      URL     [本文引用:2]
[20] 邱均平, 王菲菲. 基于博客社区好友链接的知识交流状况分析——以科学网博客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6): 25-33.
本文综合采用链接分析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好友链接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好友共入链、博主共出链、博主-好友互链等角度深入探讨了科学网博客虚拟社区内基于好友链接关系的学科间以及学科内部直接或间接的知识交流情况,以期对学术型虚拟社区内学术共同体的发掘、知识交流网络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引导促进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URL     [本文引用:1]
(Qiu Junping, Wang Feifei.Anaysis About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Friends Link in the Blog Community——A Case Study of the Blog Community in www.sciencenet.cn[J].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2011(6): 25-33.)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学术社交媒体
知识交流模型
学科社区
Louvain算法

Academic Social Networks
Knowledge Exchange Model
Disciplinary Community
Louvain Algorithm

作者
吴小兰
章成志

Wu Xiaolan
Zhang Chengzhi
版权所有 © 2015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190
电话/传真:(010)82626611-6626,82624938
E-mail:jishu@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