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用实践*
杨志萍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 成都 610041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十二五”期间正在实施的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的应用建设为实例,从发展维度、协同维度和可持续维度方面,阐述平台应用建设思路和架构,剖析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内容,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融汇各类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内容组织工具、信息共享工具的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 研究图书馆; 群组; 集成知识平台; 可持续发展; 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5 G250.73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nowledge-based Subject Groups Integration Platform
Yang Zhiping
The Chengdu Branch of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knowledge-based subject groups integration platform carried out by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uring the National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paper discusses strategic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conte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platform in the views of development dimension, collaboration capacity and sustainable magnititude.The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solu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latform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ervices, content-based organization tools, and information-sharing tools.

Keyword: Academic library; Subject groups; Knowledge-based integration plat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development
1 引言

在数字信息环境和数字科研模式下,研究构建科研用户自己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科研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1, 2, 3]。以美国康奈尔大学为例,其图书馆与相关院系紧密合作,建立VIVO专业知识环境[ 4],支持相关领域对知识内容、研究活动和研究体系的有机组织。“十一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简称“国科图”)部署研发了面向研究所课题组的信息服务平台,如信息集成服务系统(IIP)[ 5]、信息服务集成融汇系统(iLibrary)[ 6]和专业知识环境系统(SKE)[ 7]等,支持研究所课题组个性化信息资源构建与

组织、管理和共享,并开展了试验应用。“十二五”期间,将以这三个系统为主要架构,面向中国科学院课题组或实验室,开展研究所课题群组个性化知识环境建设,建立课题组个性化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融汇各类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内容组织工具、信息交流工具的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同时,为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能力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支撑体系,培育新型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图书馆的新型知识基础设施[ 8]

为实现上述目标,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组织架构特点,由国科图组织,以“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在多个研究所课题组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整个建设将把服务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贯穿于建设过程。本文将具体阐述其应用实践思路和建设内容。

2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2.1 概念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是指面向课题组或实验室建立的嵌入科研过程的数字知识化服务利用环境,也可以说是课题组或实验室的文献信息物联网。在此环境中,科研用户可以实现个性化、精深化对专有科技信息资源收集和管理,可以动态管理课题组或实验室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交流渠道,可以对特定科研创新内容进行跟踪和分析。

参照联合国《21世纪议程》[ 9]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需求、技术发展下的机制环境和服务人员能力。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基本目标是培育和提高研究所在平台建设方法、资源组织利用、组织管理和人力方面的能力。这种培育和提高能力的过程需要建立研究所用户与平台建设者协同发展的支撑关系,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组织构架下,这种支撑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院所协同发展机制。该机制至少包括两个层面:机构层面协同,即国科图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内),甚至可能包括与其他单位如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的协同;机构的部门之间协同,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部门与研究所一个或多个的协同,如图科图的学科服务部、信息技术部等,与研究所的信息中心、科技处、课题组或实验室等。

2.2 建设总体思路

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0],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从三个维度开展。

(1)发展维度:包括平台数量和内容、需求满足情况、平台功能优化等建设指标。

(2)协同维度:主要指院所协同机制发展方面的建设指标。

(3)持续维度:包括平台的规范性、团队能力等建设指标。

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函数关系:p=f(d,m,s)[ 10],其中,p表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整体度量,d表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发展度量,m表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协同度量,s表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持续度量。

针对上述复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中国科学院100多个研究所的众多课题组,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试点示范开展建设。根据课题组信息利用需求情况,先期遴选小范围有条件的研究所课题组,针对三个维度建设指标,经过一定时间,在每个试点研究所建立一定数量的课题组或实验室集成知识服务平台,同时形成可推广的所级用户群组知识服务平台设计、实施、服务机制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较大规模的培训和经验交流,将前期积累的经验扩展至更多研究所的课题组或前期参与建设的研究所其他课题组,逐步形成全院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环境。在此过程中,培育一支院所协同嵌入科研过程的服务团队及其相应服务机制,形成研究所个性化集成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多元协同的嵌入科研创新过程的新型文献情报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思路

2.3 平台总体架构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总体架构将根据研究所课题组个性化需求形成信息集成服务系统(IIP)、集成融汇系统(iLibrary)和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系统(SKE)为主要建设对象的知识环境。这三个系统除具有一般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外,还各具特色,如IIP提供专业领域专题数据库服务[ 4];iLibrary提供可视化的融汇工具,支持用户自己按一定需求、流程,完成新的融汇服务构建[ 5];SKE信息组织体系基于本体,可呈现信息多重关联的知识网络[ 6]

在上述个性化服务环境中,通过数字网络技术,建立嵌入课题组或实验室科研活动过程的科技信息的知识组织、知识发现和知识获取环境,实现文献与其他数字化资源的多元关联,形成科研用户知识服务的物联网,支持科研过程的知识服务、知识创造、信息传播和共享交流,最终形成学科性强、具有互动交流的个性化数字知识服务环境,如图2所示:

图2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内容架构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将实现以下功能:

(1)个性化地集成所需要的科技文献资源、开放科技信息资源、相关联的技术产业信息资源等,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各种服务系统,使得课题组成员能方便地查找利用所需要的信息内容。

(2)个性化集成组织课题研究所产生的信息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报告、工作文件、正式论著、科学数据等,并在合理保护著作权的前提下集成组织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合法获得的研究资料,以及引入课题讨论交流平台并组织课题交流内容。

(3)根据课题所在领域的知识体系和课题组的需要,将所涉及的主题、机构、项目、人员、成果等有机组织成为知识内容体系,支持基于知识关系的知识组织和关联查询。

(4)通过开放接口方式,将集成知识服务平台的知识内容与所从事科研领域内的其他主流信息服务系统有机链接,与国家、中国科学院以及主要第三方的文献检索服务系统有机链接,支持关联检索和对检索内容的本地化组织。

2.4 建设模式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模式需统筹发展维度、协同维度和可持续维度的建设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模式

(1)发展维度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有平台应用内容建设和嵌入平台的个性化工具建设。前者建设先期将遴选15个有条件的研究所,根据需求情况、系统功能适用程度、系统易建性、系统易用性、系统易维护性和技术支撑能力等因素,在IIP、iLibrary和SKE中任意选择合适的系统,在每个研究所建立不少于5个课题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同时,三个系统将根据课题组需要优化,在功能丰富度、互操作性和平台易建性、易维护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后者建设将在以上所述的课题组中,建设开放集成的平台个性化内容组织与利用工具,包括知识发现工具、第三方数据集成工具、信息自动采集和发布工具等,实现融汇多方信息源和数据关联功能,支持个性化、嵌入式、可移植、可定制功能,提供个性化信息自动更新、信息分析等知识化服务内容。同时,这些工具所建设的平台上的内容能够被第三方调用,实现与其他平台或工具的互操作。

(2)协同维度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有平台管理机制建设和服务团队协同机制建设。因各研究所、课题组管理特点不同,每个试点所项目组需要建立各自平台的持续建设、管理、维护和服务机制,为其他待建平台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最终形成本所或全院的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管理办法。

在试点所内,建立国科图与研究所协同建设团队,包括所级文献情报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国科图责任学科馆员、科研人员协同的平台建设联合服务团队;学科馆员与信息技术团队协同的院所技术支撑团队。通过协同建设团队的合作,实现国科图与研究所图书馆协同、文献情报人员与科研人员协同、学科馆员与信息技术团队协同的嵌入科研创新过程的新型文献情报服务机制,逐步培育一支院所协同、文献情报和信息技术人员与用户群组协同的服务团队,并建立相应的服务机制。

(3)可持续维度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有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规范建设和团队能力建设。针对IIP、SKE、iLibrary系统特点,技术支撑团队将建立各系统的通用建设与服务指南;服务团队将建立个性化平台的路线图、内容组织规范、内容管理与利用政策、内容维护流程等,归纳总结可推广的平台设计、实施与服务的机制模板,建立可推广、可移植、可定制、可互操作的规范性建设与服务流程,以支持大规模开展课题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与服务。

国科图与研究所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交流机制与渠道,提升平台能力建设水平。举办进阶性的培训,从建设方法、内容组织、案例经验、问题解决方案等角度,适时开展入门、中级和高级的实战演练的互动式系统培训。培训形式和方式多样化:有现场、视频、即时通讯工具等形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和集体培训等方式。在技术支持和交流方面,技术支撑团队与建设服务团队建立全面的咨询交流机制和问题反馈渠道,全面及时保障建设问题得到解决。

2.5 关键解决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建设过程中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1)可持续服务发展能力建设

培育可靠和可持续的课题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发展的服务能力,并使其成为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知识化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支持研究所内众多和不断变化的课题组有机组织自己的个性化集成信息基础设施。这种服务能力的建设,需要密切结合研究所需求、管理体制和所级文献情报机构特点,试验并逐步完善适合不同研究所的建设组织模式、服务团队结构、管理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最佳实践,提升研究所文献情报人员的能力,构建嵌入科研活动的知识化服务模式。针对服务团队、组织管理机制、规范性等建设任务,采取系统化的指导机制,以及将这种可持续服务发展能力融入机构文献情报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

(2)定制优化群组集成知识平台

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根据课题组实际需要来快速、方便和经济地搭建课题组集成知识平台,如何可靠、方便和经济地提供长期维护与支持服务,最终形成更为丰富、更具个性化、更易维护的服务平台,是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挑战。平台建设采取“竞争选择”、“实地改进”和“多样化优化”方式,促进三个应用系统按照科研用户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并在功能丰富度、互操作性和平台易建性、易维护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3)院所协同建设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的机制

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和课题组普遍尚不具备稳定、快速、便捷支持课题组建设集成知识平台的能力,而国科图相关团队虽然具有一般经验但对具体课题组需求不熟悉。从可持续和高效率的角度,需要形成国科图与研究所、平台建设与服务方和相关信息技术团队的协同服务机制,使得三个系统和大量已经积累的平台建设与服务经验能够被高效应用到研究所实际群组平台建设之中,又能通过研究所个性化应用不断优化三个系统和相应的平台建设与服务,支持普惠化的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的建设服务。同时,还需要建立以国科图、相关技术团队和试点所为主的支撑能力云,包括基础开源平台、定制建设方法、可集成嵌入的工具集、可开放集成的标准规范和接口、互操作通用规范、可借鉴参考的著作权政策与服务管理政策、数据加工与知识组织规范等。

2.6 建设成果

通过项目建设,一方面,面向科研用户群,构建个性化、学科化的数字知识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的嵌入课题组科研活动的数字服务模式;另一方面,面向科研一线信息服务者,建立院所协同、融入研究团队及其研究过程的知识化信息服务能力,构建一支新型多元协同创新服务队伍。

在发展维度方面,构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群组个性化知识内容体系,形成多方位嵌入科研过程、支持多学科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多维知识云服务环境。在协同维度方面,建立院所协同组织管理和服务机制,形成院所协同的课题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在可持续维度方面,建立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保障体系,建立可移植可定制的课题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指南,形成规范化的服务保障机制。

3 结语

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成功建设,需要在建设初期从顶层设计层面统筹考虑,因受技术、管理、机制和队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示范试点是一种带动性能力建设,在可持续能力发展建设中起核心作用。同时,需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充分贯彻到能力建设中,规范性、能力提升和协同性建设在可持续能力发展建设中起保障性作用。另外,建设中需要考虑知识平台中“信息展示”、“知识发现”在可持续能力建设中起的关键性作用,加强对定制的个性化内容的知识化组织、关联化检索和可视化利用的开发利用,逐步实现基于使用情景和知识组织体系的群组用户数字知识环境定制[ 8],实现科研用户群知识环境的跨越式发展。

(致谢:国家科学图书馆张晓林馆长在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和本文写作方面给予了极大帮助、指导和支持,以及参与项目的学科馆员、研究所相关人员在平台建设实践上的探索和经验,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马少兵, 马自卫. 数字图书馆私有云平台的构建研究和应用开发[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1(4): 9-16.
(Ma Shaobing, Ma Ziwei.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Private Cloud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J]. New Technolog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1(4): 9-16. ) [本文引用:1] [CJCR: 1.073]
[2] Cohen S, Fereira J, Horne A, et al. My Library: Personalized Electronic Services in the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J/OL]. D-Lib Magazine, 2000, 6(4). [2012-06-10]. http://www.dlib.org/dlib/april00/mistlebauer/04mistlebauer.html. [本文引用:1]
[3] Peters T A, Dorsch J, Bell L, et al. PDAs and Health Sciences Libraries[J]. Library Hi Tech, 2003, 21(4): 400-411. [本文引用:1]
[4] Devare M, Corson-Rikert J, Caruso B, et al. VIVO: Connecting People, Creating a Virtual Life Sciences Community[J/OL]. D-Lib Magazine, 2007, 13(7-8). [2012-06-10]. http://www.dlib.org/dlib/july07/devare/07devare.html. [本文引用:2]
[5] 刘毅, 汤怡洁, 杨锐, . 基于Liferay Portal的所级图书馆集成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8(6): 72-77.
(Liu Yi, Tang Yijie, Yang Rui, et a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Institutio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Liferay Portal[J]. New Technolog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08(6): 72-77. ) [本文引用:2] [CJCR: 1.073]
[6] 王科, 纪姗姗, 刘芳, . iLibrary: 表示层集成融汇服务及系统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11): 30-36.
(Wang Ke, Ji Shanshan, Liu Fang, et al. iLibrary: Presentation Layer Mashup Service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J]. New Technolog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0(11): 30-36. ) [本文引用:2] [CJCR: 1.073]
[7] 黄金霞, 宋文, 刘毅. 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建设与应用[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54(S2): 343-347, 358. (Huang Jinxia, Song Wen, Liu Yi, et al. Developing Subject Knowledge Environment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0, 54(S2): 343-347, 358. ) [本文引用:1]
[8] 张晓林. 研究图书馆2020: 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38(1): 11-20.
(Zhang Xiaolin. Research Libraries 2020: Knowledge Collaboratories?[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2, 38(1): 11-20. ) [本文引用:2] [CJCR: 2.697]
[9] Agenda 21[EB/OL]. [ 2012-06-10]. Agenda 21[EB/OL]. [2012-06-10]. http://wenku.baidu.com/view/0d36062ae2bd960590c677e4.html. [本文引用:1]
[10] 牛文元.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21(1): 7-13.
(Niu Wenyuan.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Sustainability in China[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21(1): 7-13. )
(作者E-mail: yangzp@clas. ac. cn)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