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决策树方法在学术博客用户行为中的研究*——以科学网博客为例
徐孝娟, 赵宇翔, 朱庆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3
通讯作者 徐孝娟 E-mail:xxjksks@126.com

作者贡献:

徐孝娟: 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及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并起草论文;

赵宇翔: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

朱庆华:最终版本修订。

摘要

【目的】以科学网博客为例, 全面且辩证地研究目前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科学网的行为要素。【方法】将民族志决策树方法引入学术博客用户使用行为研究中, 建立科学网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的决策行为模型。【结果】用户使用学术博客的原因包括内容的真实性、价值性及权威性、结识科研学者以及分享观点等, 不使用的原因包括内容的深度及粒度、内容的时效性、新颖性不足以及不熟悉学术博客、使用的风险性和其他即时类社会化媒体可替代。【局限】抽样方法上以方便抽样为主, 存在一定的局限, 后续工作中有待改善。【结论】本研究可以有效地补充“放弃”角度的用户行为研究, 较有效地发现用户使用和停止使用原因, 且模型从决策学角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关键词: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 学术博客; 科学网; 用户使用行为
文章编号: 2014-79-86
Explore User’s Behavior of Academic Blog Based on EDTM:Take Blog.Sciencenet as an Example
Xu Xiaojuan, Zhao Yuxiang, Zhu Qing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explores user’s behavior of academic blog and takes blog.sciencenet as an example. [Methods]:The model of user’s behavior is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use and cease of the academic blog by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ethod(EDTM). [Results] The paper finds the reasons of using the academic blog includ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ontents, value and authority, sociability and sharing ideas, and stopping reasons contain the depth of the blog content is not enough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tent does not reach expectations. [Limitations] Since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They will be improved in the future. [Conclusions]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is in defining and testing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ethod, as a supplement of methodology to investigate blog user behavior research. The results not only direct the reasons why people use and give up academic blog, but also have predictive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ision science.

Keyword: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 Academic blog; Science net; User’s behavior
1 引 言

目前有关学术博客(Academic Blog)的定义研究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 普遍认为学术博客是一种开放存取的交流形式, 用于发布和交流有关科研、教学信息, 其博客内容主要为学术知识[1, 2, 3]。常用的代表性学术博客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博客、科学网博客、博客中国中的学术博客及学问博客等。

随着Science 2.0的到来, 学术博客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4, 5]。越来越多的团队或者个人通过学术博客发布研究成果及最近的研究动向, 由此吸引了科研工作者利用该平台获取以及交流知识。有关用户使用, 特别是停止使用学术博客的因素包括哪些, 以及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政策及机制上的调整改进等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的探索, 有助于留住用户, 并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提高学术博客使用率。本研究基于民族志决策树方法来探索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学术博客的要素准则, 并以科学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目前有关学术博客的研究成果按照主题划分, 主要集中在学术博客的概念界定、学术博客的特性、学术博客的链接动机、学术博客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其应用研究5个方面。

学术博客概念探索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Furukawa等[1]认为学术博客的最大特征是通过RSS、Trackback、Comments以及永久链接实现信息交流;史新艳等[3]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定义学术博客, 前者认为只要博客中主要内容是关于学术的就将其划分为学术博客, 后者在广义基础上, 对撰写人加入了学术科研人员的背景限制。学术博客特性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Stuart[6]指出学术博客的文本数量、常用词等具有自己的语言特征。

链接动机研究的代表性文献有:Luzón[5]总结用户使用博客时的链接动机主要包括证实主张、提高引用的权威性、鉴定数据的真伪性及交换相关的观点等;王伟军等[4]认为学术博客中链接类型存在多样性, 且引用链接所占比重最大, 引用链接的功能主要为发挥学术性和社交性, 最终提高科研工作者的信任度。学术影响力层面的代表性文献有Goodfellow等[7]发现绝大多数学术博客用户都是阅读者, 一般的交流会出现在学术会议博文中, 对RSS功能使用较多;王伟军等[8]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 构建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模型, 得出人际信任和乐于助人有助于促进科研人员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胡昌平等[9]在研究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发现学术博客的内容需要规范且知识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博主和知识接受者之间共同沟通。学术博客应用研究的代表性文献有Oguz等[10]发现不同图书馆类型决定了博客参与者的人数, 用户参与的目的主要是评论, 图书馆馆员认为垃圾或无效评论不是博客的主要问题, 可以通过检查技术减少相应的垃圾博客。

综上所述, 尽管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并基于不同的理论切入学术博客的研究, 但对于用户在使用学术博客行为的决策上尚缺乏全面且辩证的论述。例如,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的学术博客使用行为研究更多是从正面回答哪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术博客的采纳和使用, 而关于用户为什么会停止使用学术博客, 即从“接受”的对立面“放弃”的角度深入探索用户行为的研究还很少。基于此, 本文引入民族志决策树方法, 通过访谈构建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学术博客的行为决策模型, 最后获取两项决策, 即“使用”和“停止使用”, 并将模型转为相应的结构化问卷, 利用问卷调研获取相应的实证数据, 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3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概述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ethod, EDTM)始于19世纪80年代, 由Young引入并应用到医疗人类学[11, 12], 早期名称为“认知决策模式”。Gladwin[13]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规范, 以Lancaster[14]的消费者理论和Tversky[15]逐步消除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民族志决策树方法最适用于引导出决策的“如果-就”决策脉络信息, 该模型正是对用户这一选择特征和决策过程的分解, 并泛化成一般模型, 供研究者在研究其他现象或问题时作为理论依据。

3.1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的具体步骤

Gladwin[16]、Oh等[17]及Beck[18]将民族志决策树方法细分为决策树模型建立和模型效度检验两个阶段, 如图1所示:

图1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的研究流程架构[16]

(1)决策树模型建立

第一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首先确定本次研究的问题及访谈的样本, 然后问民族志问题、收集民族志数据、分析数据、发现更好的问题, 该过程一般需要三次以上的循环迭代过程, 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族志决策树模型的个体决策树模式, 最后形成群体决策树。同时, 定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个耗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研究, 为了使这一过程逐渐半自动化, 目前常用的分析定性数据的软件有ATLAS.ti[19]、NVivo[20]等。

(2)模型效度检测

第二阶段以定量研究为主, 由设计结构问卷、确定样本、收集数据、决策准则检验、模型预测度计算及分析、修正组成[13, 21]。首先将每个决策转换为是、否的问题, 形成正式的结构化问卷, 去测试先前所发展的模式, 决定测试的样本数目以及访谈的地点和时间。若过程中发现模型问题不需要立刻修正, 而应该等问卷结束, 返回重新以开放性的问题去发现模式中失误的原因, 了解行为无法被模式所解释的原因。模型预测度需要在85%-90%以上, 否则认为所建模型无效, 需要重新设定模式, 并设计问卷加以测试。最后, 比较再次建立的模型和先前决策模式的差异。

3.2 应用领域与可行性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目前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学界民族志决策树方法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决策问题, 如农民种植何种庄稼的选择, 在满足一类庄稼的哪些条件准则时则种植该农作物[16]、农民土地使用模式[22]及乡村社区居民对待疾病对策[11]的选择, 预测的准确率都较高, 决策树的准则较为符合真实决策的过程。随着该模型应用的扩展,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23]、医疗[17]、信息系统[24]中有关用户或者群组做某一选择的行为原因及决策过程问题。由于是“局内人”做选择时的逻辑观点, 而不是用资料理论推演, 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及合理性。模型本身就可以定量研究。同时, 可以将模型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如Lucas[25]将民族志决策树方法与Agent结合起来研究社会现象。最后, 模型预测率达到85%-90%以上时, 其构建的结果可以动态性捕捉决策原因, 并对决策者进行有效预测。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的存在, 使得该模型特别适合了解用户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且可以有效预测用户的行为发展趋势。

4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在科学网博客用户行为决策中的应用
4.1 科学网博客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行为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方法可知, 模型的构建包括确定访谈目的及样本、问民族志问题、收集、分析民族志资料并发现更好的问题、个体决策树建立、群体决策树形成以及模型内部修正。

(1)本研究的访谈目的是了解哪些决策准则会影响用户使用科学网, 以及用户在做出使用和停止使用过程中的决策脉络图。在科学网主页的博主名录中发现使用科学网的用户主要为科研工作者, 非科研工作者基本不使用科学网。因此笔者利用博主名录抽取90位注册用户, 剔除最近三个月均没有登录记录的用户(将三个月不登录作为一个停止使用的界点[26, 27]), 最终有效的访谈对象为84个, 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从而了解其从使用到停止使用上要素决策的不同。

表1 科学网博客用户样本分布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来源于网络, 采用方便抽样及滚雪球抽样方法。从表1可以看出, 目前科学网用户在性别分布上基本无差异, 但使用对象的学历上以博士为主, 而身份上以教师为主。

(2)通过对科学网博客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行为问题的访谈, 获取访谈资料, 并分析访谈资料获取用户决策准则,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比较循环的过程, 共循环6次直到无新的决策规则产生, 抽取的最终决策包括用户使用和停止使用两类, 并对提炼的规则进行编号;接着借助ATLAS.ti软件, 将这些编号的规则返回到访谈资料中, 利用锚点技术, 再次检验和修正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此, 构建科学网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脉络图。

根据用户的访谈资料抽取用户的决策准则, 个体决策树的样例如图2所示:

图2 个体决策树的样例(注:考虑到图的大小, “停止使用”简称为“停止”, 以下同。)

图2中的样本用户为之前使用但目前已停止使用科学网的注册会员,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用户使用科学网的目的在于和同行交流, 同时发布博文以供分享但很少会直接利用科学网上的资源进行科研创作, 最后停止使用的原因是研究生毕业工作不再需要相关科研活动。

获取的最终群体决策树如图3所示, 共获取10条准则(P1-P10)和两项决策方案(“使用”和“停止使用”)。

图3 科学网博客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行为模型

由于已形成群体决策树, 则对模型内部修正时, 直接检查群体决策树的逻辑关系及条件是否合理, 本研究在抽取决策准则时严格按照自下而上逐层获取, 并严格依据Klein等[28]的定性方法研究操作步骤。获取最终群体决策树的方式为从个体决策树到群体决策树, 即得到的所有个体决策树, 通过对比合成一棵决策树。值得注意的是将来自每个访谈者所建立的个体决策模式合并为一个, 并不意味着个别决策树的每一个准则内部特性都要保留, 而是必须将许多个别的内在决策准则类化为更一般性的外在决策准则。如图2中的“你毕业后还会用到科学网吗?”这一准则舍去, 而泛化为信息和内容对用户无价值而停止使用(即P2准则)。

4.2 科学网博客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行为 模型检验

将上述决策脉络图转换为结构化问卷的形式, 每个决策都转换成是、否的问题。上述10条准则共形成10项问卷条目, 其中问题选项的回答规则为:当用户在回答P1问题为“是”时, 则自动跳转到P2, 否则跳转到P3, 以此类推, 本文用C语言编程设计该规则并自动统计数据, 主要程序如下:

int CreateDisTree (DisTree *T){

/*建立图3的决策二叉树, 从P1开始建立*/

int temp=1;

char xh, ch;

scanf("%c", &xh);

ch=xh;

while(temp&&ch=='\n'){

scanf("%c", &ch);

temp=0;

}

if(ch=='#') (*T)=NULL;

else {

if(!((*T)=( DisTree)malloc(sizeof(BTNode)))) return ERROR;

(*T)->data=ch;

CreateDisTree(&((*T)->lchild));

CreateDisTree(&((*T)->rchild));

}

return OK;

}

void PreOrderTraverse(DisTree T){/*深度优先遍历二叉树, 并计算各阶段选择人数*/

if (T){printf("%c", T->data;int i;int j);

/*访谈者的选项为YES则下一步转向YES的那棵树, 否则转向NO */

if T. keywords== YES;& then lchild!= null

i++;/*左子树访谈者加1, 且初始值为0*/

OrderTraverse(T->lchild);

/*P8->P10处, 考虑到图的美观的时候为右子树, 实际遍历中YES的均作为左子树遍历*/

else j++; /*右子树访谈者加1, 且初始为0*/

OrderTraverse(T->rchild);}

}

访谈样本仍来自于上述样本群, 但之前模型构建阶段出现的90个样本不能再在该部分使用。检验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本研究参考Ryan等[29]的检验样本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N代表决策树中的规则数。

Min(样本量)≥Min(每个节点的人数)×2[log2N]      (1)

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 将每个准则的最小样本定为4人, 上述模式共5层, 则最小样本数为128人, 发放160份问卷, 但最终获取的有效访谈问卷为142份, 达到了最小样本128的要求。其检验结果的最后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科学网博客用户使用决策树的是否结构化问卷结果

模型预测度的计算为所有正确人数总和与总样本人数的比值, 该调查结果显示错误人数为14人, 正确人数为128人, 其中显示错误是指模型中的路径是使用(停止)而实际选择中却选择了停止(使用)的行为, 正确是指模型中的路径是使用(停止)而实际选择中仍是做出使用(停止)的行为选择。则模型的总预测度为90.14%, 由于模型效度达到85%-90%以上就可以认为模型有效, 因此上述构建的科学网用户的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脉络模式有效, 并具有预测效力。

5 结果讨论及对策
5.1 结果讨论

基于图3表2可知:

(1)决策图上各要素决策准则的组合, 可以有效判断用户的一般性选择。同时, 从决策脉络图人数的选择上可以看出, 每个决策在二分时的概率不同, 即不同的决策要素的组合, 发生的概率不同, 这就使得该模型具有预测性。如在满足P1、P3为“否”的情况下共30人, P7中回答“否”的26人都不用科学网, 回答“是”的4人都用科学网, 基于此可以判断, 当P1、P3、P7都为“否”时, 一般用户将停止使用科学网。

(2)决策要素的不同层级正是对其重要性的一个排序, 科学网的用户认为信息的有用高于信息分享等行为, 继而高于信息的风险行为(承担侵权、合理利用), 认为分享与交流同等重要。科学网的易用性是用户最后考虑的决策条件。

综上所述, 表2图3给出了用户使用和停止使用科学网的要素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层级排序。当图3模型检验有效时, 说明个案访谈的内容是有效的和完整的, 则基于图3, 借助ATLAS.ti软件中的锚点定位返回到模型建立阶段访谈资料的个案内容中, 获取用户是使用还是停止使用科学网的原因, 其中P2泛化前的具体指标包括价值性、真实性、时效性、深度性、权威性及新颖性。本研究发现在个案中用户使用学术博客和停止使用学术博客的原因如下:

(1)使用学术博客的原因

①内容的价值性、真实性及权威性等。科研工作者在使用学术博客时认为其信息价值高于普通博客, 可信度较高, 特别是该学科领域的一些博主(顶尖)博文质量较高。对博客内容娱乐性及多样性要求不高。

②使用学术博客可以结识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学者, 特别是一些学科顶尖大牛。可以与相同兴趣的学者交流, 这种双向、集中的学术交流便于知识的共享和互动[30]

③发布个人或团队的学术观点, 让外界了解个人团队的研究方向、提高知名度以及传播知识等。

(2)停止使用学术博客的原因

①博客内容的深度及粒度不高。访谈中做出停止使用决策的用户普遍认为学术博客的内容深度性不够, 分类不够细致。

②学术知识的时效性和新颖性一般。

③学术博客内容资源有限。访谈者中认为学校图书馆或专业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使用。在查找某些知识时, 搜索引擎中包含科学网的链接较少。同时, 周围人群用的较少, 对该类型学术博客不熟悉。部分用户在使用科学网时, 受到他人或团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从众行为。

④学术博客的风险问题, 风险来自于实名和内容。

⑤其他即时性工具、E-mail、微博、QQ等平台的替代。在联系和交流层面, 科研工作者多以E-mail为主, 只是通过学术博客认识大牛, 真正的交流却利用其他平台开展, 交流周期和效率较学术博客都得到提高。

值得一提是还有一类使用科学网的用户, 比如科学网上突然发生某一重大新闻或者事件, 如近期较为热门的“王牧与闻海虎”事件, 外界很多搜索引擎信息关联到该信息, 则会登录使用。

5.2 对 策

针对上述用户停止使用的决策原因, 本研究认为运营商及学术博客管理者等应该从学术博客定位、规范学术传播和实名制的设置、博客功能提升及学术博客宣传方面展开。

(1)学术博客内容定位

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肖[31]认为, 只有垂直媒体(大众媒体)和水平媒体(小众媒体、个人媒体)相互交织、相互借力, 才能构建一个像埃及纸草那样坚固的“纸草型社会”。学术博客正向水平媒体方向发展, 这就需要满足水平媒体的特征, 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博客内容需要细粒度划分, 内容上朝深度发展, 从而省去用户再去归纳的过程, 真正意义上深入对知识的提炼挖掘以满足用户需求。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 提高学术博客质量[32], 进而提高博客内容的深度及细粒度、学术知识的时效性和新颖性以及扩展学术博客内容资源等。

(2)规范学术传播和实名制的设置

规范学术博客写作, 妥善解决侵权风险, 需要有关机构发布相应的网络知识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 从而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及开展文明学术博客。实名制作为传播学中的“悖论”, 如何设置实名制的度, 需要管理者及运营商重点关注, 实名制和匿名制分别给科学博客社区带来了不同的传播范式。如“非强制实名的学位社区的博客数量远远超过科学网, 且以年轻人参与为主, 但影响力和权威性却与科学网相差甚远[33]”。因此, 合理的实名制定位是规避学术传播风险的有效途径。

(3)博客功能提升及提高学术博客知名度

学术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知识传播力量, 从网络接口扩展等层面, 应该提高与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合作, 使得用户在搜索有关学术性知识时, 可以关联到学术博客, 提高知识传播率。同时, 可以考虑与腾讯、新浪微博等合作, 扩大博客的社会影响, 提高科研人员对学术博客的认知度,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学术博客。

6 结 语

从上述模型构建和模型检验可知, 民族志决策树方法应用到学术博客用户使用决策行为中, 可以较好地探索到用户使用和停止使用学术博客的原因。其研究结论如下:

(1)获得了科学网博客用户使用及停止使用决策行为模型, 依据决策图上的各要素决策准则的组合, 可以有效判断及预测用户的一般性选择。

(2)在结合访谈资料个案内容基础上, 用户使用原因包括内容的真实性、价值性及权威性等, 社会关系中结识同领域或者相关领域的科研学者以及分享观点。停止使用的原因包括内容的深度及粒度、时效性以及知识不足, 且存在风险性, 周围人很少用, 不熟悉以及其他即时类社会媒体的替代。同时, 访谈者普遍不将学术博客的易用性作为是否使用的重要因素。

(3)针对停止使用的原因, 对学术博客定位、规范学术传播、实名制的设置、博客功能提升及学术博客宣传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有助于科学网利益相关者制定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1 Furukawa T, Matsuzawa T, Matsuo Y, et al. Analysis of User Relations and Reading Activity in Weblogs[J].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Part I: Communications), 2006, 89(12): 88-96. [本文引用: 2] [JCR: 0.188]
2 Luzón M J. ‘Interesting Post, But I Disagree’: Social Presence and Antisocial Behaviour in Academic Weblogs[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 32(5): 517-540. [本文引用: 1]
3 史新艳, 肖仙桃. 国外学术博客研究进展与趋势[J]. 情报资料工作, 2010(2): 106-109.
(Shi Xinyan, Xiao Xiantao.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the Study of Academic Blog Abroad[J].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2010(2): 106-109. ) [本文引用: 2] [CJCR: 1.169]
4 王伟军, 甘春梅. 学术博客中的链接类型与功能研究[J]. 情报学报, 2013, 32(6): 640-652.
(Wang Weijun, Gan Chunmei. Hyperlinking in Academic Blogs: Analysis on 35 Blog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13, 32(6): 640-652. ) [本文引用: 2] [CJCR: 1.1348]
5 Luzón M J. Scholarly Hyperwriting: The Function of Links in Academic Weblog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1): 75-89. [本文引用: 2] [JCR: 2.005]
6 Stuart K. Towards an Analysis of Academic Weblogs[J]. Revista Alicantina de Estudios Ingleses, 2006(19): 387-404. [本文引用: 1]
7 Goodfellow T, Graham S. The Blog as a High-impact Institutional Communication Tool[J]. The Electronic Library, 2007, 25(4): 395-400. [本文引用: 1]
8 王伟军, 甘春梅, 刘蕤. 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心理诱因的实证研究[J]. 情报学报, 2012, 31(10): 1026-1033.
(Wang Weijun, Gan Chunmei, Liu Rui.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Inducement to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Under Academic Blogs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12, 31(10): 1026-1033. ) [本文引用: 1] [CJCR: 1.1348]
9 胡昌平, 佘晶晶, 邵其赶. 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J]. 情报杂志, 2008, 27(5): 3-6.
(Hu Changping, She Jingjing, Shao Qigan.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Knowledge Transferring in Academic Blog[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08, 27(5): 3-6. ) [本文引用: 1] [CJCR: 0.951]
10 Oguz F, Holt M. Library Blogs and User Participation: A Survey about Comment Spam in Library Blogs[J]. Library Hi Tech, 2011, 29(1): 173-188. [本文引用: 1]
11 Mathews, H F, Hill C E. Applying Cognitive Decision Theory to the Study of Regional Patterns of Illness Treatment Choice[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90, 92(1): 155-170. [本文引用: 2]
12 Young J C. A Model of Illness Treatment Decisions in a Tarascan Town[J]. American Ethnologist, 1980, 7(1): 106-131. [本文引用: 1]
13 Gladwin C H.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ing[M]. Newbury: SAGE Publications, 1989: 5-20. [本文引用: 2]
14 Lancaster K J. A New Approach to Consumer Theor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6, 74(2): 132-157. [本文引用: 1]
15 Tversky A. Elimination by Aspects: A Theory of Choice[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2, 79(4): 281-299. [本文引用: 1] [JCR: 9.797]
16 Gladwin C H. A Theory of Real-life Choice: Applications to Agricultural Decisions [A]. //Barlett P F. Agricultural Decision Making: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Rural Development[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0: 45-85. [本文引用: 2]
17 Oh H S, Park H A. Decision Tree Model of the Treatment-seeking Behaviors Among Korean Cancer Patients[J]. Cancer Nursing, 2004, 27(4): 259-266. [本文引用: 2] [JCR: 1.824]
18 Beck K A.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ing: A Research Method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5, 52(2): 243-249. [本文引用: 1]
19 ATLAS. ti: The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Research Software [EB/OL]. [2013-07-02]. http://www.atlasti.com/index.html. [本文引用: 1]
20 NVivo Software. NVivo [EB/OL]. [2013-07-02]. http://www.srinternational.com/products_previous-products_n6.aspx. [本文引用: 1]
21 Andergassen M, Behringer R, Finlay J, et al. Weblogs in Higher Education: Why do Students (Not) Blog?[J].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arning, 2009, 7(3): 203-214. [本文引用: 1]
22 Barlett P F. The Structure of Decision Making in Paso[J]. American Ethnologist, 1977, 4(2): 285-308. [本文引用: 1]
23 Bailey A, Ngwenyama O. Towar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in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An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 of Telecenter Usage [EB/OL]. [2013-04-21]. http://dx.doi.org/10.1080/02681102.2012.751571. [本文引用: 1]
24 Chang C, Fang K. Use of Ontology-Based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 to Explore MMORPGs[C].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Service Science and Data Mining (ISSDM’12). 2012: 755-759. [本文引用: 1]
25 Lucas P. Using the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ing Approach to Develop Agent-based Simulations[C/OL].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al Simulation Association. 2004: 343-350. [2003-07-02]. http://dl.ucd.ie/~pablo/AnAdaptationOfTheEthnographicDecisionTreeMo-delingMethodologyForDevelopingEvidenceDrivenAgentBased-Models.pdf. [本文引用: 1]
26 Neslin S A, Gupta S, Kamakura W, et al. Defection Detection: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 ing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Customer Churn Model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6, 43(2): 204-211. [本文引用: 1]
27 Wikipedia: Database Download[EB/OL]. [2013-04-21].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Databasedownload. [本文引用: 1]
28 Klein H K, Myers M D. A Set of Principles for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Interpretive Field Studi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J]. MIS Quarterly, 1999, 23(1): 67-93. [本文引用: 1]
29 Ryan G W, Bernard H R. Testing an Ethnographic Decision Tree Model on a National Sample: Recycling Beverage Cans[J]. Human Organization, 2006, 65(1): 103-114. [本文引用: 1]
30 林忠. 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探析[J]. 情报资料工作, 2008(1): 41-44.
(Lin Zhong.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ademic Blog and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Communion Model[J].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2008(1): 41-44. ) [本文引用: 1] [CJCR: 1.169]
31 唐纳德·肖. 创造一个纸草型社会[J]. 国际新闻界, 2004(4): 10-11.
(Shaw D L. Create a Papyrus Type Societ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004(4): 10-11. ) [本文引用: 1]
32 Dishaw M T, Strong D M. Supporting Software Maintenance with 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J].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1998, 44(2): 107-120. [本文引用: 1] [JCR: 1.135]
33 杨书卷, 苏青. 科学博客: 一股不可忽视的科学传播新力量[J]. 科技传播, 2010(4): 74-76.
(Yang Shujuan, Su Qing. Academic Blog: the New Powe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J].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4): 74-76. )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