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网络平台可视化技术应用及实现
颉夏青1, 吴旭1,2
1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876
2北京邮电大学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颉夏青, ORCID: 0000-0002-9952-7931, E-mail: xiexiaqing@bupt.edu.cn
摘要

目的 利用多维信息可视化技术优化“经典阅读”网络平台信息揭示方式。【应用背景】“经典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经典阅读”网络平台不断应用新技术改善用户体验, 提高读者参与度。方法 将基于图标和基于动画等多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 对棋盘式显示、旋转书架、瀑布流等显示方式进行组合。结果 图书详情页面访问量下降而读书报告月平均访问量增长65%, 读者对图书的关注深化为对读书报告的关注。结论 读者对读书报告关注度提升, 可视化技术应用改善了“经典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经典阅读; 可视化; 读书报告;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358 TP391.4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for “Classic Reading” Platform
Xie Xiaqing1, Wu Xu1,2
1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Library, Beijing 100876,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Trustworthy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Service (BUPT),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effect with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Context] “Classic Reading” platform requires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to improve user-experience, and attract more readers. [Methods] Combine the image-based and animation-based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mix display-mode of chess-board, rotating-shelves and water-fall-flow together. [Results] Book-detail’s pageviews decreased while book-reports’ averagely increased by 65% per month. [Conclusions] Readers turn to pay more attention for book-reports, that visualization function can improve “Classic Reading”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 Classic; reading; Visualization; Book; report; Teaching; quality
1 引 言

信息科技为人们的阅读带来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更便捷的阅读方式以及更加多元化的阅读选择, 但同时快餐化、碎片化的浅阅读也带来了“ 经典阅读危机” , 严重影响着本科生阅读的系统性、深入性以及经典性。因此在大学校园推广经典阅读、传播经典知识、传承经典文化、坚守经典阵地也更具时代意义。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图书馆顺应时代要求, 本着“ 资源丰富化、体验人性化、平台社交化、北邮特色化” 的建站宗旨, 自主开发了“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 通过在线向学生推荐“ 经典阅读” 书目[1]、鼓励学生提交读书报告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2],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感悟经典, 以期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和健全的人格。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3]自2011年上线以来, 有力地推动了“ 经典阅读” 教学活动, 参与“ 经典阅读” 的学生数量以及提交读书报告的质和量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该平台在易用性、交互性、可视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单位面积的信息揭示度较低, 如何提高平台的用户黏着度, 使平台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向学生展示最多的内容以吸引并留住学生,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成为平台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 本文利用可视化技术对图书管理模块从内容结构、页面布局等方面进行优化, 以提高页面单位面积的信息揭示粒度, 改善平台用户体验, 发掘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 经典阅读” 教学质量。

2 需求分析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2.1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现状分析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实现了“ 读、感、审、查” 的一站式服务:“ 读” — — 学生可以在线获取图书电子全文或者馆藏资源; “ 感” — — 学生可在线提交读书报告, 抒写阅读感悟; “ 审” — — 教师在线“ 评审” 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 给出评语以及成绩; “ 查” — — 学生在线查询评审进度以及评审结果。“ 读” 与“ 阅” 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最贴近学生的两个功能, 但在便捷性、交互性以及可视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为:

(1) 内容管理不灵活。图书的馆藏信息、全文链接作为图书简介内容的一部分, 更新不便, 而且图书总体信息展示布局受限。

(2) 资源聚合程度低。目前页均显示图书数量仅为5册, 单位信息的信息展示粒度偏低, 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对“ 经典阅读” 推荐书目有全面掌握。

(3) 用户浏览体验差。图书信息、读书报告都只是内容的简单堆砌, 而无条理、美感可言, 如图1所示:

图1 旧版图书信息与读书报告展示页面

(4) “ 学分” 驱动多于“ 平台” 驱动。学生提交读书报告的动力多来自于创新学分, 而非平台的吸引力,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的载体作用多于平台效应, 平台自身魅力不足以留住学生。

上述问题都极大地制约着“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平台效应, 使“ 经典阅读” 教学过程仍然是点对点的阅读交流而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碰撞, 致使教学活动呆板甚至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通过“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资源揭示与信息展示的优化, 可以充分发挥平台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作用, 不仅是平台自身丰富和发展的需求, 更是教师为改善教学质量的紧迫需求之所在。

2.2 可视化技术

“ 信息可视化” 最早出现在由Robertson等[4]于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是一个跨学科领域, 旨在研究大规模非数值型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 如软件系统之中众多的文件或者程序代码, 以及利用图形图像方面的技术与方法, 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理解成是将数据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的过程, 实质是将文字、数据转换成图、表强化信息展示信息效果的过程[5]

根据Shneiderman[6]的分类, 信息可视化的数据可分为: 一维数据、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多维数据、时代数据、层次数据和网络数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多维数据, 针对多维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有基于几何的可视化方式[7, 8, 9, 10]、基于图标的可视化方式以及基于动画的多维可视化方式[13, 14, 15, 16, 17], 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基于动画的多维可视化技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动画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而且更加紧凑动态的展示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单位面积的信息展示粒度, 提升用户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 不仅如此, 动画还能够提升用户的兴趣度, 让用户更享受浏览的过程[18]

3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可视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在分析“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现有数据结构、管理架构以及页面显示的基础上, 借鉴“ 扁平化” 设计理念[19]的思想, 综合考虑页面美观与用户体验, 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 将数据挖掘与数据聚合相结合, “ 动静结合、平面与立体相补充” 地将多种可视化方式进行组合设计, 从单册图书、图书子类别到所有图书三个层次, 设计了如下可视化方案:

(1) 总览页面棋盘式。总览页面既是10类图书的概览, 也提供各类图书详情的快捷通道, 提示的信息量更大。

(2) 图书列表图片式瀑布流[20]展示。图书的概览列表将书封作为图书的名片, 略去作者、简介等详细信息, 学生直接从书封获取相关信息。

(3) 热门书目动态化。提取浏览量最高的图书TOP20作为热门书目, 以动态旋转的方式呈现在页面顶端, 吸引学生眼球, 引导学生阅读。

(4) 图书信息碎片化。将馆藏信息、全文链接从图书简介中分别独立出来, 使之成为碎片化、可操作的单独数据, 为信息排版重构做好准备。

(5) 图书布局条理化。图书信息的布局不应是各字段内容的简单堆叠, 而应针对人们的阅读习惯进行设计, 将重要的信息(如读书报告提交按钮)放在醒目的地方; 同时为了增加互动, 本文设计书目星级打分功能。

(6) 读书报告摘要式。读书报告的列表不再仅仅展示标题与作者, 而将正文的摘要在列表页面进行展示, 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对读书报告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3.1 总览页面棋盘式

由于“ 经典阅读” 图书总数较大, 为了便于读者在第一时间对所有图书有总体全面了解, 因此设计提供在一个页面对10大类图书进行总览式显示, 如图2所示。因其样式看起来像网格或棋盘, 称为棋盘式展示。实现方案是从各类目所有的图书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5本图书推荐给读者, “ 点击查看更多” 按钮用于进入特定类目的所有图书。

图2 棋盘式总览页面

具体实现过程依赖于Drupal[21]的区块与模块, 10大类目概览由10个结构相同的区块构成。在Views[22]的配置界面, 将同一效果应用于10个区块, “ Style” 均选择“ Grid” , 如图3所示。“ Items to display” 的值设置为5, 表示各类目推荐的图书为5本。若“ Use pager” 选择为“ 是” , 则在类目下出现页码, 通过点击页码或者“ 上/下一页” 、可实现所有书目的预览, 这里为更好地引导读者进入类目下所有图书, 提高网站趣味性和简洁性, “ Use pager” 的值设为“ 否” 。“ Block settings” 中“ Admin” 的“ Fields” 用于设置展示项, 这里选择“ 图书图片” 和“ 书名” 作为展示项, 并将它们都指向相应的图书链接。“ Sort criteria” 用于选择排序方式, 这里按照图书统计数据进行排序, 从高到低将访问量最多的书目推荐入棋盘。“ Clone” 功能非常简便实用, 用于页面克隆, 若想创建两个内容或结构相同的页面, 可以使用此功能快速创建, “ Clone display” 用于对特定区块的克隆。

图3 “ 经典书目” 栏目总览页面Views的设置

3.2 图书列表图片式瀑布流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 类目下所有图书的规则瀑布流效果如图4所示(由于书目过多, 这里只截取部分页面效果)。10大类目中, 含书目最多的类目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共78本, 每行5本图书(最后一行为3本), 共16行; 含书目最少的类目下有图书30余本(共7行)。从最终可视化效果可以看到, 瀑布流使得10大类目下的所有图书展示清晰明了, 省去了用户翻页和页面刷新的时间。

瀑布流是通过编辑相应页面的Views实现的。将“ Basic setting” 中的“ Style” 选择为“ Grid” , 配置“ Grid” 时将“ Number of columns” 设为5, 即每行展示5本图书。由于不同类目下图书数量不同, 若要显示出相应类目下所有的图书, 将“ Items per page” 设为“ 不限” 。“ Sort criteria” 与热门图书推荐的排序方式不同, 这里将书目node按照node的ID排序, 与热门推荐区别开, 使得所有的书目都有被用户浏览的机会。

图4 中国现当代文学所有图书瀑布流效果

3.3 热门书目动态化

热门书目筛选出浏览次数TOP N的图书, 通过滑动图片流进行展示。用户通过左右滑动鼠标即可浏览热门图书书封, 点击书封可进入图书详情页面或提交读书报告, 如图5所示:

图5 热门图书显示效果

滑动图片流的实现流程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步骤: 安装Drupal模块及其依赖模块, 启用模块, 配置模块参数。步骤详细阐释如下:

(1) 安装Views Slideshow ImageFlow以及Views Slideshow模块。Views Slideshow包含三种图片流展示方式, SingleFrame、ThumbnailHover和ImageFlow。Views Slideshow ImageFlow主要用于ImageFlow效果的加强。

(2) 启用上述两个模块, 保存设置使启用有效。

(3) 配置“ 悦读书院” 首页Views的滑动图片流模块参数。配置选项如图6所示, 主要的配置项是最后三项。Image focus multiplier(中央图片放大倍数)用于设置滑动到中间的图片放大为原图片的多少倍, 由于所有书封都是120* 160像素的合适大小, 过度放大会造成图片失真, 所以这里设置为1.0, 即与原图片大小相同。Scrollbar width multiplier(滚动条宽度)设置为0.6, 即滚动条宽度为整个滑动图片流宽度的三分之二。Image focus max (展示在中央图片两侧的图片张数)设置为4, 即中央图片两侧各有4张图片, 通过滑动鼠标, 可以看到所有的20本推荐书目。

图6 Views Slideshow ImageFlow效果的配置

3.4 图书信息碎片化

图书信息的数据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着图书信息管理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优化前图书信息是以类别为根目录的树状结构, 如图7所示, 类别作为总导航, 图书作为二级节点, 包括书封、作者、图书简介三项内容, 图书简介正文部分包含馆藏链接和全文链接。其不便之一在于图书的类别无法修改, 而经典书目类别却会随着书目的增减而相应增减或修改; 不便之二在于当链接IP等发生变化时, 图书的馆藏与全文信息无法批量修改, 需要逐条修改。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碎片化数据结构, 图书节点之间相互独立(而非兄弟节点), 图书的类别作为图书属性, 并且馆藏链接、全文链接成为独立的字段。

图7 原图书信息数据结构(注: 图书简介包含馆藏链接和全文链接)

图8 碎片化数据结构

信息碎片化处理调用了Drupal的CKEditor、CCK、Taxnomy以及import模块。实现过程需要新建Book内容类型, 利用CKEditor和CCK为该内容类型添加书封、作者、简介、类别、馆藏链接和全文链接字段。其中, 类别字段提供下拉菜单选项, 需要利用Taxnomy添加下拉选项。import模块实现原有书目、读书报告的导出和导入。

3.5 图书布局条理化

图书信息布局直接影响信息提示的直观度。如图9(a)所示, 仅内容的堆叠既不美观, 而且空间利用率低, 更不利于学生在第一时间看到重要信息; 而图9(b)将重要内容单独在右侧进行展示, 使学生在打开网页第一屏就可以看到所有的信息。

图9 图书信息版式对比

本文对Drupal的node.tpl.PHP进行模板覆写, Book类型修改后的样式生成一个新文件, 命名方式为node-XXX.tpl.PHP(XXX为该类书籍名称), 实现Book类型内容的定制化呈现, 修改前的书目页面如图10(a)所示, 修改后的书目页面如图10(b)所示。

图10 图书信息改版前后对比

核心代码如下:

< div class="content">

< br/>

< font size="4"> < B> < ?PHP print $node-> field_now_story
[0]['value'] ?> < /B> < /font> < B> < font size="2"> < ?PHP print
$node-> field_now_author
[0]['value'] ?> < /B> < /font>

< table>

< td width=300>

< ?PHP print theme_imagefield_image($node-> field_

now_image[0]) ?> < br/> < /td>

< td width=1 style="background-color: #B22222"> < /td>

< td>

< ?PHP if($node-> field_collection[0]['display_url']!="http://
10.106.0.79/HappyReading/") { ?>

//如果有馆藏资源链接则显示, 否则不显示

< img src="< ?PHP print $GLOBALS['base_url'].'/misc/search.
png' ?> " alt="alttext" title="" width="25" height="25" />

< a href="< ?PHP echo $node-> field_collection[0]
['display_url'] ?> "> 馆藏资源< /a>

< ?PHP }

if($node-> field_fulltext[0]['display_url']!="
http://10.106.0.79/HappyReading/") { ?>

//如果有查看全文链接则显示, 否则不显示

< br/> < img src="< ?PHP print $GLOBALS['base_url'] .
'/misc/passage.png' ?> " alt="alttext" title="" width="25"
height="25" />

< a href="< ?PHP echo $node-> field_fulltext[0]['display_url'] ?> ">
查看全文< /a>

< ?PHP } ?> < br/>

< div class="links"> < img src="< ?PHP print $GLOBALS
['base_url'] . '/misc/submit.png' ?> " alt="alttext" title=""
width="25" height="25" />

< ?PHP if ($links): ?> < ?PHP print $links; ?> < /div> < ?PHP
endif; ?> < br/>

//$links变量是提交读书报告和投票功能

< /table>

< br/>

< font size="2"> < B> 摘要< /B> < /font> < br/>

< ?PHP print $node-> field_now_content[0]['value'] ?> < br/>

< font size="2"> < B> 读书报告< /B> < /font> < br/>

< /div>

3.6 读书报告摘要式

图11(a)所示, 读书报告的列表式显示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仅页面不美观, 而且信息量有限。读者从读书报告的标题第一时间获取的信息量非常有限, 致使读书报告的点击浏览量低。为了提高读书报告的曝光率, 增强内容的吸引力, 平台设计摘要式展示方式, 抽取读书报告开头的部分内容进行展示, 如图11(b)所示:

图11 读书报告改版前后对比

具体布局修改需要修改Drupal的Comments模块的comment-folded.tpl, 布局方面, 将读书报告之间用浅线进行分离, 增加层次感; 内容方面, 提取前200字作为摘要, 显示在标题下面, 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文章大体内容。

4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可视化功能应用效果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可视化功能的实现, 提升了网站的访问量, 特别是对读书报告的曝光率提升效果较明显。

图书信息可视化功能从2014年5月正式上线。图12是“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2013年11月到2015年3月的图书详情及读书报告访问量, 由于4月份读书节期间阅读推广活动对网站访问量影响较大, 故忽略不计。根据2014年全年的图书详情页面访问量统计结果, 1月-3月平均月访问量为1 837次, 5月-12月平均月访问量为1 270次, 下降30%, 经过分析, 是由于增加图书总览页面后, 读者不需要进入图书详情页面即可获取图书基本信息, 因而图书访问量下降。而2014年1月-3月读书报告月平均访问量为2 409次, 5月-12月月平均访问量为3 980, 月平均访问量增加1 571次, 增长65%,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读书报告访问量由2013年的11月的1 792次访问增长到2014年11月的4 188次, 增长幅度达134%; 而2014年12月份也比2013年12月增长了32%。可见读者对读书报告的访问量增长明显。

图12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图书及读书报告访问量

5 结 语

“ 经典阅读” 网络平台可视化功能的实现, 既方便了平台管理, 又改善了用户体验, 引导读者的关注点从简单的图书信息浏览转变为对读书报告的关注, 对于提升“ 经典阅读” 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提升读者之间读书报告的互动来提高平台的趣味性, 更大程度提升“ 经典阅读” 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邮“经典阅读”书目 [EB/OL]. [2015-04-19]. http: //10106. 0. 79/HappyReading/Classic_Reading.
( BUPT “Classic Reading” Books [EB/OL]. [2015-04-19]. http://10.106.0.79/HappyReading/Classic_Reading [本文引用:1]
[2] 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学分之“经典阅读”培养方案[EB/OL]. [2015-04-19]. http: //10106. 0. 79/HappyReading/Education_Scheme.
(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Classic Reading” Training Program [EB/OL]. [2015-04- 19]. http://10.106.0.79/HappyReading/Education_Scheme [本文引用:1]
[3] “Classic Reading” Platform [EB/OL]. [2015-04-19]. http://10.106.0.79/HappyReading. [本文引用:1]
[4] Robertson G, Card S K, Mackinlay J D. The Cognitive Coprocessor Architecture for Interactive User Interface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nnual ACM SIGGRAPH Symposium on User Interface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UIST ’89). New York, NY, USA: ACM, 1989: 10-18. [本文引用:1]
[5] Wikimedia.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EB/OL]. [2015-04-19]. https: //en. wikipedia. org/wiki/Information_visualization. [本文引用:1]
[6] Shneiderman B. The Eyes Have It: A Task by Data Type Taxonomy fo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IEEE Symposium on Visual Languages. IEEE Computer Society, 1996. [本文引用:1]
[7] Kand ogan E. Visualizing Multi-dimensional Clusters, Trends, and Outliers Using Star Coordinate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7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ACM, 2001: 107-116. [本文引用:1]
[8] Craig P, Kennedy J. Coordinated Graph and Scatter-plot Views for the Visual Exploration of Microarray Time-series Data [C]. In: Proceedings of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003: 173-180. [本文引用:1]
[9] Schmid C, Hinterberger H. Comparative Multivariate Visualization Across Conceptually Different Graphic Display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ing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and Statistical Database Management. 1994: 42-51. [本文引用:1]
[10] Andrews D F. Plots of High-Dimensional Data[J]. Biometrics, 1972, 28(1): 125-136. [本文引用:1]
[11] Chernoff H. The Use of Faces to Represent Points in K-Dimensional Space Graphicall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73, 68(342): 361-368. [本文引用:1]
[12] Lee M D, Butavicius M A, Reilly R E. Visualizations of Binary Data: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2003, 59(3): 569-602. [本文引用:1]
[13] Robertson G, Cameron K, Czerwinski M, et al. Animated Visualization of Multiple Intersecting Hierarchie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002, 1(1): 50-65. [本文引用:1]
[14] Plaisant C, Grosjean J, Bederson B B. SpaceTree: Supporting Exploration in Large Node Link Tree, Design Evolution and Empirical Evaluation [C]. In: Proceedings of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2: 57-64. [本文引用:1]
[15] Heer J, Card S K. DOITrees Revisited: Scalable, Space- constrained Visualization of Hierarchical Data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king Conference on Advanced Visual Interfaces. ACM, 2004: 421-424. [本文引用:1]
[16] Wattenberg M, Kriss J. Designing for Social Data Analysis[J].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 Computer Graphics, 2006, 12(4): 549-557. [本文引用:1]
[17] Bush S, Menzies G, Thorp S. An Array of Online Teaching Tools[J]. Teaching Statistics, 2009, 31(1): 17-20. [本文引用:1]
[18] 杨彦波, 刘滨, 祁明月. 信息可视化研究综述[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5(1): 91-102.
(Yang Yanbo, Liu Bin, Qi Mingyue. Review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J].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35(1): 91-102. ) [本文引用:1]
[19] 扁平化设计 [EB/OL]. [2015-04-19]. http: //www. baike. com/wiki/%E6%89%81%E5%B9%B3%E5%8C%96%E8%AE%BE%E8%AE%A1.
( Flat Design [EB/OL]. [2015-04-19]. http://www.baike.com/wiki/%E6%89%81%E5%B9%B3%E5%8C%96%E8%AE%BE%E8%AE%A1 [本文引用:1]
[20] Wikimedia. Pinterest [EB/OL]. [2015-04-19]. http://zh.wikipedia.org/wiki/Pinterest. [本文引用:1]
[21] Drupal [EB/OL]. [2015-04-19]. https://www.drupal.org/. [本文引用:1]
[22] Drupal Views Module [EB/OL]. [2015-04-19]. https://www.drupal.org/project/views.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