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用户行为的观点传播模型*
杨宁1, 黄飞虎2, 文奕1, 陈云伟1
1(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成都 610041)
2(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成都 610065
黄飞虎, ORCID: 0000-0002-2666-4222, E-mail: hd808080@126.com

作者贡献声明: 杨宁, 黄飞虎: 提出研究思路, 设计研究方案, 进行实验, 论文起草及最终版本修订; 文奕, 陈云伟: 采集、清洗数据。

摘要
目的探讨微博网络中基于用户行为的信息传播模型。方法对微博网络中用户的三种行为(发布、评论、转发)进行分析, 并用敏感度和活跃度对用户获取信息和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传播模型。在NetLogo平台上进行计算机模拟, 讨论模型参数对观点传播和演化的影响。结果信任阈值对用户的观点趋向具有影响。敏感度对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活跃度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 也对观点达到稳定的时间具有促进作用。【局限】目前观点动力学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和实验为主, 因此本模型还需要扩大数据规模以验证理论模型的适应性。结论模型以微博用户行为为基础, 能够描述微博网络中复杂的信息传播及观点更新现象。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观点动力学; 博用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TP393 G35
An Opinion Evolution Model Based on the Behavior of Micro-blog Users
Yang Ning1, Hang Feihu2, wen Yi1, Chen Yunwei1
1(Chengdu Document and Information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an opinion evolution model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micro-blog. [Methods] Analyzing three kinds of user behavior in the micro-blog network (including publishing, review, forward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opinion evolution model, which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ensitivity and Activity to measure user’s enthusiasm for getting new information and discussing with others. Based on the NetLogo plat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ameters on the result of evolution firstly, and then contrasts with HK model by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The trust threshold has the effect on the user’s opinion. Sensitivity has a promotion effect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ctivity can speed up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promote user’s opinion to be stable. [Limitation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the opinion dynamic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 so the model also need to expand data size to verify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nclusions] The presented model is based on the behavior of micro-blog us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describe the complex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 update of the opinion in the micro-blog network.

Keyword: Complex network; Opinion Dynamics; Micro-blog user behavior
1 引言

近年来, 社交网络及其应用发展迅速, 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 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顾亦然等研究了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与抑制[1]。Wu等通过爬取数据, 研究新浪微博中发帖、评论、转发等交流方式的分布模型[2]。黄飞虎等在社交网络的基础上, 研究具有选择评估能力的群体的观点演化特点[3]。Ding等研究BBS中的观点交互模型[4]。此外, 还有对网络结构[5, 6]、用户行为特征[7, 8]、影响力[9]及信息传播[10]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微博作为社交网络中用户最多的应用, 其发展迅速, 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截至2014年12月, 新浪微博的用户规模已达到2.19亿, 日活跃用户已达到7 660万人。作为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 微博信息主要有间接性、路径短和时效性三个特点[11]。因此, 微博的信息传播过程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既相同又有区别。在微博网络中,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接受者和分享者。本文则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更新模型, 在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探讨群体的观点传播机制。

2 模型介绍
2.1 数据集

本文利用MetaSeeker对新浪微博数据进行采集。共得到由40 965个用户组成的微博网络, 同时爬取每个用户的关注数、粉丝数、微博条数及其发布的微博等信息。

2.2 微博社交网络模型

由于微博网络规模的庞大和拓扑的复杂性, 通过部分用户数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社交网络的特点。因此, 本文采用雪球抽样方法[12]对源数据进行采样。随机选取某个用户, 获得被选用户的关注对象和粉丝, 通过滚雪球的方式直到用户数量达到实验要求为止。采用文献[5]提出的网络模型中的用户行为特征参数, 过滤掉“ 僵尸用户” , 即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行为的用户。最终得到1 387个节点的微博用户关系网络, 网络的平均路径为2.946; 度的相关性系数为-0.582; 入度分布近似服从幂率分布P(K)=Ak-b (a=0.2447, b=-0.8869); 出度分布近似服从幂率分布P(K)=ak-b(a=0376, b=-1.127); 聚集系数为0.25, 聚集系数分布近似服从幂率分布P(K)=ak-b (a=0.2113, b=-0.7986)。对抽样得到的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网络满足微博网络的基本特征: 度分布满足幂律分布, 平均路径小, 聚集系数大且分布满足幂律分布, 网络具有异配性[13]

2.3 基于微博用户行为的观点传播模型

(1) 微博用户的行为

在微博热点话题中, 个体的行为主要是发布、评论、转发三种方式。个体发布的消息会自动推送给粉丝; 评论是个体间表达观点的主要方式; 转发是指用户可对微博网络上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再次发布。这三种行为, 是微博信息传播的基础, 也是个体间观点交互的基础。

①发布行为

个体发布一条微博受其接受信息的驱动。微博网络中, 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有: 好友关系, 当好友发布一条微博信息后, 个体可以即时看到该信息, 如果个体对该信息感兴趣, 会转发或评论; 信息导航, 对于热点事件, 在微博主页都会出现相关信息, 个体在浏览微博时,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相关信息, 从而进行转发或评论; 其他媒介,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 除了网络, 还有传统的媒体, 如电视、报纸等。

在个体获取信息的三种方式里, 信息导航和其他媒体属于主动获取。通过好友发布的信息获取的方式属于被动获取。本文引入敏感度概念, 定义为个体获取相关信息的主动性。在经典舆论动力学模型中, 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属于被动获取, 即如果个体的好友没有发布观点, 那么个体是不会知道的。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在基于微博的舆论动力学模型中并不符合实际。因此, 本文引入敏感度的概念, 使得传播模式更适合微博。

樊兴华等对意见领袖的计算引入了个体发布的帖子数[9]。周而重等提出个体要获得高知名度需要积极参与话题互动[14]。丁雪峰等引入活跃程度作为网民的特征属性[15]。笔者认为发帖数是反映活跃度的主要数据。因此本文将个体接受相关信息后进行发布、评论或者转发的概率用活跃度进行刻画。如果个体活跃度高, 那么个体进行发布、评论或者转发的概率就大, 反之则小。通过活跃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微博中个体的行为特征。

②评论行为

在个体进行评论或者回复评论的过程, 就是个体间观点的交流过程。微博提供了这样的机制, 当个体对某一话题进行评论后, 其他个体在参与话题讨论时, 可以看到该个体的评论, 从而进行评论或者转发。该个体也可以回复其他个体的评论。因此, 在微博中, 个体间的观点交互, 不再局限于好友关系, 非好友关系也可以进行观点交互, 本文通过概率对非好友关系间的交流进行刻画。在微博中, 对非好友进行评价的概率比对好友进行评价的概率小很多, 所以其概率大小设为0.2, 用以刻画这种现象。

③转发行为

当个体接收到相关信息后, 会以一定概率进行评论或者转发。一条微博被转发, 要么是因为个体对该条微博的信息感兴趣, 要么是因为与其表达的观点很一致。本文假定, 个体转发微博表明两个个体间观点相同。转发是一种特殊的发布行为, 因此也受活跃度的影响。

(2) 观点传播模型

Hegselmann等于2002年提出了经典的有限信任模型— — HK模型[16]。该模型中, 节点间的交互需要满足一定的关系, 笔者引入信任阈值对这种关系进行刻画, 即:

(1)

当个体i和个体j的在t时刻观点满足这样的条件时才进行观点交互。个体i每一次都与满足信任阈值条件的邻居个体进行观点交互, 这些邻居个体组成集合如下:

(2)

因此, HK模型的观点更新公式为:

(3)

舆论交互过程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 主要是个体受自身因素和其他个体的影响[17]。Hegselmann等[16]认为, 根据其他个体的观点与当前个体观点的差异性, 这种影响分为两部分:

①观点相近的个体对当前个体的影响。这里成员越多, 当前个体对自身观点越确信; 反之, 当前个体由于缺乏认同易于对自身观点产生动摇。极端情况下, 当网络中没有与当前个体观点相同的成员时, 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 个体趋于改变自身观点。

②观点差异大的个体对当前个体的影响。舆论交互过程中, 个体观点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在文献[3]中将社会影响分为正向和负向影响。这种差异化的影响是导致个体观点改变的因素, 是现实存在的。

因此, 本文在HK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传播模型, 模型将重点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网络中个体数为N, 个体i在t时刻的观点为vi(t), 个体i在t+1时刻的观点由个体的主观因素si及其好友的影响(称为客观因素) qi共同决定, 即:

Vi(t+1)=vi(t)+f(si, qi)

(4)

其中, f(si, qi)是关于主观因素si和客观因素qi的二元函数, 表达式为:

(5)

其中, ɵ 表示单位阶跃函数, 定义为:

(6)

参数具体说明如下:

1参数cj为个体j的影响力。个体影响力是敏感度mj和活跃度hj的二元函数:

c=m· h

敏感度反映的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敏感程度, 活跃度反映个体参与讨论的程度。因此, 个体敏感度、活跃度越强, 个体影响力越大。敏感度可以通过挖掘个体发布信息的时间在网络中的排名及方式得出[18], 这里假定敏感度为[0, 1]的随机分布; 活跃度可以通过挖掘个体发布、评论、转发的次数确定, 这里假定活跃度为 [0, 1]的随机分布。

2合 , 表示与个体i的关键距离在阈值内的个体的集合。

3数s表示个体主观因素, 即个体愿意接受他人观点

的程度, sϵ [0, 1], 其取值满足u=0.5, δ =1.16

的正态分布。根据公式(4)-公式(6), 当Si=0时, vi(t+1)=vi(t)

, 表示个体i坚持自我观点的肯定趋向; 当Si=1时, Vi(t+1)= Vi(t)= qi, 表示个体i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网络中这两种个体不多, 大部分个体的主观因素还是比较居中。

4函数f(si, qi)刻画了其他个体对个体i产生的影响, 由两部分组成: 表示观点在阈值内的个体对个体i产生的影响; 表示观点在阈值外的个体对个体i产生的影响。

5数ɵ 表示阈值外的个体对个体i产生的影响与个体的主观因素si的关系, p为[0, 1]的随机概率。当P< si时, 表示个体i不愿意接受阈值之外的个体的观点; 当p≥ si时表示个体i愿意接受阈值之外的个体的观点。在HK模型中, 并没有考虑阈值外的个体所带来的影响。然而, 在现实中这样的影响是存在的。王辉等在模型中考虑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19]。Martins等提出的CODA(Continuous Opinions and Discrete Actions)模型同样考虑了与个体观点相反的个体产生的影响[20]。因此, 本文通过函数ɵ 刻画阈值外个体产生的影响。

3 实验及结果讨论
3.1 实验说明

本文实验平台为多主体建模软件NetLogo。实验中的网络为2.2节生成的网络。每个节点的初始观点值V0满足[0, 1]的随机分布, 同时敏感度m活跃度h个属性也为[0, 1]的随机分布。主观因素s足均值为0.5, 方差为0.16的正态分布。这些参数的具体取值在每组实验中进行说明。

观点交互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观点交互流程

3.2 实验及结果分析

(1) 新模型特性分析

①第一组实验考察信任阈值ɛ 对模型的影响。实验中敏

感度和活跃度的取值为区间[0.4, 0.6]内的随机分布, ε 的取值分别是0.05、0.15、0.25、0.4。实验运行了300个时间步, 如图2所示。

图2 信任阈值对观点更新过程

随着信任阈值的增加, 群体的观点由破碎状态逐渐演变为共识状态。在ɛ =0.05的时候, 群体观点呈现破碎状态, 个体观点没有达成共识。在ɛ =0.15和ɛ =0.25的时候, 群体观点处于分散状态, 即群体的观点没有达成共识, 但也没有出现破碎, 而是分别聚集在几个观点附近。在ɛ =0.4的时候, 群体观点出现了收敛, 即达成共识, 此时群体的观点只有一个。该实验表明, 个体的信任阈值对个体间观点有重要影响。

②第二组实验考察敏感度m对模型的影响。实验中信任阈值ɛ =0.4, 按敏感度不同做了10组对比实验, 敏感度分别为0, 1, 0, 2……, 0.9, 1.0, 实验运行了100个时间步, 如图3图4所示:

图3 敏感度对观点传播的影响

图4 敏感度对观点演化的影响

图3统计了10组实验中每个时间步知道该消息的用户数。随着敏感度的增加曲线的斜率也慢慢增加, 这表明敏感度对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在敏感度大于0.4之后, 这些曲线重叠在一起, 似乎传播速度没有明显地加快。图4统计了观点稳定时每组需要的时间步。可以看出, 每个组观点达到稳定时所需的时间步差别不是很大。这说明敏感度对于观点演化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敏感度反映的是个体主动获取信息的程度。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当个体的邻居对该信息还不知道的情况下, 个体能够通过其他媒体获取该信息, 这对该信息的传播确实具有促进作用。在观点交互时, 用户交流观点的主动性取决于用户的活跃度, 因此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对观点交流没有促进作用。

③第三组实验考察活跃度h对模型的影响。实验中信任阈值 ε=0.4, 按活跃度不同做了10组对比实验, 活跃度分别为 0.1, 0.2……0.9, 1.0, 实验运行了100个时间步, 如图5图6所示:

图5 活跃度对观点传播的影响

图5也可以看出, 随着活跃度的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在加快。图6中, 在活跃度小于0.5时, 随着其取值的增加观点演化的速度逐渐加强。当活跃度大于0.5时, 活跃度对观点演化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图6 活跃度对观点演化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信任与对用户的观点趋向具有影响。敏感度对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活跃度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 也对观点达到稳定的时间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网络中舆论的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如果在网络中加入对信息获取很敏感的用户去传播正面的消息, 就可以很好地宣传正向的信息。如果在网络中加入活跃的用户, 可以加强网络中正面信息的传播, 同时可以将舆论向正的方向引导。

(2) 新模型与HK模型特性对比

考察信任阈值、敏感度、活跃度相同时, 新模型与HK模型在收敛速度、系统稳定时观点值个数以及意见领袖存在时群体观点更新过程的异同。

1第一组对比实验主要观察两个模型的群体观点达到稳定的收敛速度。其中, ɛ =0.35, mϵ (0, 4, 0, 6], hϵ (0, 4, 0, 6]实验进行300个时间步, 由于HK模型观点达成共识的时间很快, 为便于观察只显示100个时间步内的观点更新情况, 如图7所示:

图7 观点更新过程对比

两个模型在观点更新过程中, 只有HK模型达成了共识且收敛速度很快, 在15个时间步就已经稳定。这表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新模型中个体的观点更新过程比HK模型复杂。主要是HK模型仅是简单地通过信任阈值模拟个体间观点交互过程。新模型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考虑, 将个体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个体观点的影响进行了建模。同时, 模型考虑了信任阈值之外个体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更符合人的行为。从更新过程对比看出, 新模型较HK模型更能体现群体观点交互的复杂过程。

2二组对比实验主要对比在信任阈值不同时, 观点稳定时观点的个数。mϵ (0, 2, 0, 4], hϵ (0, 2, 0, 4]0.02≤ ɛ ≤ 0.8, 实验进行了300个时间步, 信任阈值在[0, 02, 0, 8]取值, 间隔0.02取一个值, 因此信任阈值选取了40个值。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随着信任阈值的增加群体观点个数逐渐减少, 最终只有一个观点值。在ɛ ≥ 0.42时, HK模型的观点基本稳定, 然而新模型还有一些波动, 这也表明新模型中群体观点还没有稳定, 个体还在进行观点交互。在ɛ ≥ 0.7时新模型才达到稳定, 群体观点收敛。信任阈值驱动个体的交流程度, 阈值越大与个体交流的个体越多, 从而使得观点交互变得激烈。通过实验对比, 在群体观点达成共识时新模型需要的信任阈值更大, 表明新模型的群体观点更新过程复杂缓慢。舆论传播过程本来就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特征, 因此相比于HK模型, 新模型更能描述这样的过程。群体观点稳定时观点个数统计如图8所示。

图8 群体观点稳定时观点个数统计

③第三组对比实验主要考虑微博中意见领袖存在的情况, 他们常常发表自己的观点, 且不会受别人的影响, 相反他们对舆论起引导作用。该组实验将对比意见领袖存在时两个模型的观点更新过程。实验进行了300个时间步, 群体参数取值为: mϵ (0, 2, 0, 4], hϵ (0, 2, 0, 4], ɛ =0.35。其中意见领袖节点是根据节点入度的大小进行选择。表1显示了生成的有向网络中, 入度较大的几个节点。意见领袖对观点更新的影响如图9所示。

表1 有向网络中4个入度较大的节点

图9(a)和图9(b)分别显示了一个意见领袖存在时新模型和HK模型的观点更新情况。实验中, 选择节点A作为意见领袖, 取值参数为: m=0.8, h=0.8, v0=0.7。为了方便观察, HK模型显示了前50个时间步的情况。可以看出, 两个图中, 群体观点值都受到了意见领袖的影响, 图9(b)的演化时间比图9(a)快很多。图9(b)中, 在前5个时间步, 群体观点并没有趋向意见领袖的观点, 而呈现出共识的趋向。图9(a)中, 群体观点并没有这样的现象, 至观点达到稳定的过程中, 群体观点都呈现出趋近意见领袖的现象。

图9(c)和图9(d)分别显示了两个意见领袖存在时新模型和HK模型的观点更新情况。实验中, 选择节点A和节点B作为意见领袖, 节点A参数为: m=0.8, h=0.8, v0=0.9。节点B参数为: m=0.8, h=0.8, v0=0.1。可知, 两个意见领袖存在时, 大部分个体趋与意见领袖的观点达成共识, 还有小部分个体分别达成观点共识。相比于一个意见领袖存在的情况, 这里群体具有明显的分化现象。主要是两个不同的意见领袖存在时, 群体间讨论激烈, 使得部分个体很快达成共识, 很容易出现小部分个体与其他个体的观点距离超出信任阈值, 因此分化现象明显。与图9(b)一样, 图9(d)在前5个时间步, 群体观点并没有趋向意见领袖的观点, 而呈现出共识的趋向。

图9 意见领袖对观点更新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 两个模型都能描述意见领袖存在时群体的观点更新。但HK模型呈现的意见领袖对群体观点更新现象并没有新模型呈现的效果好。主要是因为在前5个时间步, HK模型并没有体现出意见领袖的作用。现实的讨论中, 意见领袖应该是一直对群体观点起引导作用, 因此新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意见领袖存在时群体观点传播现象。

4 结语

本文提出用于描述微博网络中群体的观点传播模型。模型中用敏感度和活跃度刻画用户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敏感度对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活跃度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 也对观点达到稳定的时间具有促进作用。敏感度越强, 个体获取信息速度越快; 活跃度越大, 个体讨论越积极; 群体观点达到稳定的时间越短。在对比实验中, 观察了模型收敛速度, 以及在不同信任阈值条件下趋于稳定时观点的个数, 最后观察了在意见领袖存在时群体观点的更新情况。通过对比实验来看, 新模型的更新过程更复杂, 演化时间更长。这主要是因为考虑了用户在微博网络中的行为特征, 使得观点交互过程更符合真实微博网络情况。未来工作包括将本文模型应用于更大规模的微博用户数据, 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优越性和普适性; 继续优化模型使之可以更好地描述微博网络中群体的观点传播现象。

参考文献
[1] 顾亦然, 夏玲玲. 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与抑制[J]. 物理学报, 2012, 61(23): 544-550.
(Gu Yiran, Xia Lingling. The Propagation and Inhibition of Rumor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2, 61(23): 544-550. ) [本文引用:1]
[2] Wu M, Guo J, Zhang C, et al.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Model Research Bases on Sina-weibo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Shanghai, China. 2011. [本文引用:1]
[3] 黄飞虎, 彭舰, 宁黎苗. 基于信息熵的社交网络观点演化模型[J]. 物理学报, 2014, 63(16): 12-20.
(Huang Feihu, Peng Jian, Ning Limiao. Opinion Evolution Model of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4, 63(16): 12-20. ) [本文引用:1]
[4] Ding F, Liu Y. Modeling Opinion Interactions in a BBS Community[J].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2010, 78(2): 245-252. [本文引用:1]
[5] 王晶, 朱珂, 汪斌强. 基于用户社会属性及行为特征吸引度的微博粉丝网络演化模型[J]. 计算机应用, 2013, 33(10): 2753-2756, 2761.
(Wang Jing, Zhu Ke, Wang Binqiang. Microblog Fans Network Evolving Model Based on User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activeness of Behavior Properties[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3, 33(10): 2753-2756, 2761. ) [本文引用:1]
[6] 胡海波, 王科, 徐玲,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在线社会网络分析[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8, 5(2): 1-14.
(Hu Haibo, Wang Ke, Xu Ling, et al. Analysis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J]. 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 2008, 5(2): 1-14. ) [本文引用:1]
[7] 闫强, 吴联仁, 郑兰. 微博社区中用户行为特征及其机理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3): 328-333.
(Yan Qiang, Wu Lianren, Zheng Lan. Research on User Behavior Characters and Mechanism in Microblog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3, 42(3): 328-333. ) [本文引用:1]
[8] Yu L, Asur S, Huberman B A. What Trends in Chinese Social Media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cial Network Mining and Analysis (SNA-KDD), San Diego, CA, USA. 2011. [本文引用:1]
[9] 樊兴华, 赵静, 方滨兴, . 影响力扩散概率模型及其用于意见领袖发现研究[J]. 计算机学报, 2013, 36(2): 360-367.
(Fan Xinghua, Zhao Jing, Fang Binxing, et al. Influence Diffusion Probability Model and Utilizing It to Identify Network Opinion Leader[J].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2013, 36(2): 360-367. ) [本文引用:2]
[10] Leskovec J, Backstrom L, Kleinberg J. Meme-tracking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News Cycle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ACM, 2009: 497-506. [本文引用:1]
[11] 陈慧娟, 郑啸, 陈欣. 微博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综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 31(2): 333-338.
(Chen Huijuan, Zheng Xiao, Chen Xin. Survey on Information Diffusion in Microblog[J].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2014, 31(2): 333-338. ) [本文引用:1]
[12] Lee S H, Kim P J, Jeong H.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Sampled Networks [J]. Physical Review E, 2006, 73(1): Article No. 016102. [本文引用:1]
[13] 李勇军. 在线社交网络的拓扑特性分析[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2, 9(3): 22-37.
(Li Yongjun. Analysis on Topological Features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s[J]. 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 2012, 9(3): 22-37. ) [本文引用:1]
[14] 周而重, 钟宁, 黄佳进. 基于意见领袖引导作用的网络舆论演化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3, 40(11): 287-290.
(Zhou Erzhong, Zhong Ning, Huang Jiajin. Research on Evolution of Online Consensus Based on Opinion Leader’s Guiding Role[J]. Computer Science, 2013, 40(11): 287-290. ) [本文引用:1]
[15] 丁雪峰, 胡勇, 赵文, . 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特征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10, 42(2): 145-149.
(Ding Xuefeng, Hu Yong, Zhao Wen, et al.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Public Opinion Leader in Web BBS[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2010, 42(2): 145-149. ) [本文引用:1]
[16] Hegselmann R, Krause U. Opinion Dynamics and Bounded Confidence Models, Analysis, Simulation [J].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 2002, 5(3): Article No. 2. [本文引用:2]
[17] 胡艳丽. 在线社会网络中的舆论演化关键技术研究[D]. 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Hu Yanli.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Public Opinion Evolu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D]. 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2011. ) [本文引用:1]
[18] Huang J, Cheng X Q, Shen H W, et al. Exploring Social Influence via Posterior Effect of Word-of-Mouth Recommendations [C].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Data Mining. ACM, 2012: 573-582. [本文引用:1]
[19] 王辉, 韩江洪, 邓林, . 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动力学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 62(11): 96-107.
(Wang Hui, Han Jianghong, Deng Lin, et al. Dynamics of Rumor Spreading in Mobile Social Networks[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3, 62(11): 96-107. ) [本文引用:1]
[20] Martins A C R, Galam S. Building up of Individual Inflexibility in Opinion Dynamics [J]. Physical Review E, 2013, 87(4): Article No. 04280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