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博客: 值得关注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形式
许鑫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 上海 200241
摘要
许鑫

早期学术界认为非正式交流的内容难以规范或严整, 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渠道的日益广泛, 建立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的传统科学信息交流体系不仅难以确保科学信息的自由、充分发布, 还使大量有价值的科学信息被排斥在文献交流系统之外, 而传递科学信息的时效性和成本也已经无法满足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1]。学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非正式学术交流, 著名的情报学家D.普赖斯[2]和科学学家戴安娜•克兰[3]都曾给予非正式交流以极高的评价。

早在20世纪中期, D.普赖斯就认为学者80%的信息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交流获取的, 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往往通过会议或者面谈等交流方式获取[4]。网络的兴起和普及为科学交流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新虚拟平台, 电子邮件、网络会议、论坛社区、博客、讨论组等一系列网络交流形式弥补了传统非正式交流存在的影响范围小、成本高、交互性不足等缺陷, 改变了传统非正式交流的固有模式[5], 更好地满足了科学发展对学术交流的需要, 成为新时代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6]。学术博客作为非正式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在时效性和便捷性上有进一步改善, 也具有参与群体多样化、信息交流高效化、交流过程透明化等特点。这一非正式交流渠道也成为了知识扩散的重要途径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本专题围绕学术博客展开, 其中《学术博客中的用户交流与知识传播研究述评》对学术博客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从用户研究、知识传播与实证调研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基于用户维与知识维梳理了学术博客交流模式的相关研究及其不足。后续三篇论文的选题均围绕述评中总结出的现有研究的不足, 选取科学网博客2013全年数据作为实证样本, 《学术博客的学科交互实证分析— — 以科学网博客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科学网博客的学科推荐网络、学科评论网络的整体网络、局部网络和个体网络分析, 探讨学科间推荐行为和评论行为的交互特点、模式和差异, 实证从学科角度显示了学术博客具有承载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低门槛、多元化、大跨度的交流功效。《学术博客共推荐关系及核心结构特性研究— — 以科学网博客为例》讨论了共推荐这一结合信息推荐与信息共现的信息行为, 科学网博客的实证显示其共推荐关系具有高聚集性、行为活跃、强度均衡等结构特点,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发现网络以节点群体作为网络核心, 在核心节点群体内部体现了节点间一定的均衡性。《学术博客推荐网络的h度实证— — 以科学网博客为例》尝试用h度这一新型带权信息网络分析框架对学科博客推荐网络进行研究, 计算推荐网络中的h度参数, 结合信息可视化进行讨论, 探讨高h度节点产生的原因以及高h度节点在整体网络中的作用, h度的实证分析可作为学术博客推荐网络分析的测度工具之一, 为社会网络(微博、微信、论坛等)的学术信息行为(推荐、评论、转发、加好友等)的分析实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本专题在梳理学术博客非正式交流研究外, 从网络分析着手, 从宏观网络整体、微观网络比较、局部网络测度自上而下对学术博客中信息交流模式进行探讨, 研究成果既可作为相关主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也可为其他类型非正式学术交流甚至网络分析范式本身提供参考性实证研究示例。

参考文献
[1] 方卿. 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2, 25(4): 258-261.
(Fang Qing. On the Revival of Inform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02, 25(4): 258-261. ) [本文引用:1]
[2] D. 普赖斯. 小科学, 大科学[M]. 宋剑耕, 戴振飞译. 北京: 世界科学社, 1982: 2.
(Price D.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And Beyond [M]. Translated by Song Jiangeng, Dai Zhenfei. Beijing: World Science Press, 1982: 2. ) [本文引用:1]
[3] 戴安娜·克兰. 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 刘珺珺, 顾昕, 王德禄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8: 2-31.
(Crane Diana. Invisibles Colleges——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M]. Translated by Liu Junjun, Gu Xin, Wang Delu.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1988: 2-31. ) [本文引用:1]
[4] Clark B R. The Academic Life: Small Worlds, Different Worlds (A Carnegie Foundation Special Report)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346. [本文引用:1]
[5] Odlyzko A. The Rapid Evolution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EB/OL]. [2014-08-12]. http://www.dtc.umn.edu/~odlyzko/doc/rapid.evolution.pdf. [本文引用:1]
[6] Barjak F.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Inform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10): 1350-1367. [本文引用:1] [JCR: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