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刀剪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专利TRIZ分析
|
胡勇军,韦婷婷,窦子欣,黄芸茵,梁锐成,常会友
|
Tech-Development Path of Knife-Scissor Industry in Guangdong with TRIZ Analysis of Patents
|
Hu Yongjun,Wei Tingting,Dou Zixin,Huang Yunyin,Liang Ruicheng,Chang Huiyou
|
|
表5 40个发明原理
|
Table 5 Forty Invention Principles
|
|
序号 | 发明原理 | 序号 | 发明原理 | 1 | 分割 | 21 | 快速通过 | 2 | 抽取 | 22 | 变害为利 | 3 | 局部质量 | 23 | 反馈 | 4 | 非对称 | 24 | 中介勿 | 5 | 组合 | 25 | 自服务 | 6 | 多用性 | 26 | 复制 | 7 | 嵌套 | 27 | 廉价替代品 | 8 | 重量补偿 | 28 | 机械系统替代 | 9 | 预先反作用 | 29 | 气压和液压结构 | 10 | 预先作用 | 30 | 柔性壳体或薄膜 | 11 | 事先防范 | 31 | 多孔材料 | 12 | 等势 | 32 | 改变颜色 | 13 | 反向作用 | 33 | 同质性 | 14 | 曲面化 | 34 | 抛弃或再生 | 15 | 动态特性 | 35 | 物理/化学状态变化 | 16 | 不足或超额行动 | 36 | 相变 | 17 | 空间维数变化 | 37 | 热膨胀 | 18 | 机械振动 | 38 | 强氧化剂 | 19 | 周期性作用 | 39 | 惰性环境 | 20 |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 40 | 复合材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