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已使社会生活发生质的变化。现代电子出版物是其中的一例。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电子出版物的特点来揭示人们的偏好所在及社会趋势的选向。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电子出版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与传统出版物共存期的缩短必将是它的通用期。电子出版物进一步促进信息革命的成功与信息社会的成熟。
阐述了美国电子版百科全书以文本型、多媒体光盘和网络版为表征的三个发展阶段, 分析了电子版百科全书在数据来源、内容集成度、更新频率和检索途径等方面所具有的内容和技术特征, 并就电子版百科全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对Internet 网上若干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作了讨论, 并介绍了相应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实践。
介绍了一种基于词相依性的语义结构, 被称为“潜在语义标引”的文献自动标引和检索技术。采用词频统计和奇值分解技术来捕捉文献的语义结构, 得到标引词、提问和文献的向量表示, 检索系统可以预测文献与提问之间的相关度, 达到检索的目的。
汉语自动分词是机器翻译、文献标引、智能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与处理的基础。本文对十余年来的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 分析了现有分词方法的特点, 提出了把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结合起来建立集成式汉语自动分词系统的新思维。
讨论了利用Intranet 的基本原理、采用Brow ser/Server/D atabase 技术线路和防火墙方法, 构建一个省级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功能结构、系统框架、应用流程体系和数据库结构。
介绍了如何将光盘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在WindowsNT 服务器的硬盘上, 在NT 中的客户机上对光盘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达到光盘上网的目的。
论述了使用光盘数据库的现实意义与情报价值, 从用户的角度提出对其数据、检索技术及数据库维护等方面的评价范围与技术要求, 并根据光盘数据库订购特点提出若干选择策略。
结合铁路党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 对图书馆发展计算机网络建设过程中的网络通讯条件、计算机应用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铁路党校系统, 如何根据本系统特点建立图书馆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实践经验。
介绍了MARC文件的概念和结构, 重点讨论了MARC文件的操作技术, 包括如何读、写MARC文件, 并提出数据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
文章在简单界定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系统模型概念的基础上, 对该模型中最主要的四种馆长决策功能作了探讨。
通过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该系统的某些不足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应改进的几点意见, 并介绍了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介绍了利用VB 制作机读读者证的详细过程, 通过两种输出格式的实例介绍和两种制证方法的比较, 说明了计算机制证比传统制证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