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4
版权声明: 2016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
展开
随着Web2.0和社交媒体的发展, 很多社会、地方事件、政治以及和业务相关的研究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条的评论和回应来进行解答, 越来越多的机构或研究人员需要利用网络中的大数据进行舆情分析, 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通过前期的综合研究发现, 目前, 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研究主题比较零散, 可以归纳为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某一方面展开, 比如网络舆情的新特征、对媒体增值服务的影响、网络舆情分析方法、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结构和舆情处置原则等; 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不同软件厂商开发的舆情分析软件和系统, 它们主要围绕新闻网页、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论坛等数据对单一社会事件进行舆情分析, 比如政治领袖选举、人民的情绪波动和犯罪模式等。在社会舆情分析与政府决策支持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但是其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总体来看, 当前研究者围绕政府决策的流程, 将社会舆情分析与管理分为“监测与预警——分析与研判——应对与处置”三个步骤, 不同研究者关注不同的步骤。其中, 舆情监测与预警主要关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和引发阶段的相关问题; 舆情分析与研判主要针对网络舆情在传播、整合阶段的特征, 利用各种指标进行评估, 为后续行为提供依据; 舆情应对与处置主要为管理过程提供各类应对措施和对策以支持决策。因此, 借助于大数据的思维与技术, 结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主体、研究重点等多方面, 创新社会舆情分析与政府决策支持的方法, 并应用到实践中, 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研究。笔者正在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与决策支持方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 14AZD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人群仿真研究”(项目编号: 712731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主题发现研究”(项目编号: 15BTQ063 )等, 针对我国社会现实背景与需求, 力图在理论、方法与应用上进行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研究, 以创新与丰富大数据、社会舆情分析、政府决策支持相结合的学术体系, 为社会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专题的4篇文章是这些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的研究视角和关键问题》是从总体架构与发展的角度撰写的研究论文, 提出了“以‘知识论、决策论与系统论’相结合”等6个视角引导研究设计与布局研究内容的观点, 并认为当前需要侧重解决社会舆情传播对政府决策影响的理论依据探寻等5个关键问题;
(2)《基于突发主题词和凝聚式层次聚类的微博突发事件检测研究》, 为了更加有效检测与提取舆情特征, 从舆情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角度撰写的研究论文, 也是对于专题第一篇论文中所谈到基于语义关联视角解决深度发现舆情主题关键问题的具体论述;
(3)《面向政府决策需求的社会舆情信息语义组织研究》, 为了面向政府决策支持, 从舆情信息组织角度撰写的研究论文, 也是对于第一篇论文所谈到的基于决策相关者联盟和语义关联视角解决构建社会舆情多维度特征组织方法体系关键问题的具体论述;
(4) 《基于BDI-Agent模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响应建模研究》, 以面向应急决策建模研究为目标, 从建模与仿真角度撰写的研究论文, 也是对于第一篇论文中所谈到的以“认知行为、媒介素养与互动决策”相结合的视角研究舆情演化建模与仿真的具体阐述。
大数据的出现突破了人们对传统数据的认识, 给技术发展增添了革新的推动力, 不仅带来了应对海量数据时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 也为社会舆情分析支撑政府公共决策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图书情报领域在原有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基础上, 借力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投身到相关的研究中, 必将迎来服务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