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社区的文化服务以及智能信息中心的构建, 作者讨论了未来信息服务的发展。同时, 文章就智能信息中心的构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介绍了“现代电子化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的立项、研制情况, 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及主要功能, 并介绍了该系统所获得的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研究, 指出基于客户机ö服务器体系结构、有良好的网络功能和用户界面的新一代自动化系统将成为目前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可以复用已有的应用系统、应用框架, 开发出的软件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软件资源的可复用性, 并有较强的用户需求变化适应能力。我们按照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指导思想, 设计实现了中科院新一代文献信息自动化系统。
介绍了联合西文期刊篇名目次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Web 服务器, 可以向读者提供检索、浏览、定题、原文索取等服务。同时, 该系统还拥有管理和统计功能, 可以使管理人员配置系统, 管理原文索取情况及定题服务情况, 对读者的访问情况和期刊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Z39. 50, 又称ISO 23950, 是国际通用的信息检索标准和协议, 具有丰富的语义, 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强大的功能, 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领域。WWW - Z39. 50 网关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CöS 结构, 使系统变得更加开放; 把Z39. 50 与WWW 结合起来, 用户界面更加统一、简单、友好, 从而极大地拓宽了Z39. 50 应用范围。WWW - Z39. 50 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一代图书馆信息系统(NLIS) ”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主要描述了WWW —Z39. 50 网关的结构, 功能和主要技术问题, 并与传统的CöS 结构作了比较。最后, 我们展望了Z39. 50 的发展。
作者认为我国文献自动标引研究的重点应由分词研究向实际标引研究转移。由此, 作者从标引源的确立、标引词权值的定义和使用、标引词库的构造、自动标引算法的实现等方面阐述了他们在自动标引方面的研究成果, 同时介绍了利用标引词库进行的检索改造。
数据仓库技术在发达国家正逐渐成为仅次于Internet 之后的又一技术热点, 成为今后数据库市场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数据仓库技术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 为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阐述了数据仓库的定义、特点、系统结构及其发展方向, 探讨了图书馆数据仓库的开发步骤, 以及基于数据仓库的图书馆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构造等问题。
简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中应用最广泛的射频局域网和红外局域网, 以及与无线局域网相关的标准和最新进展, 对于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中的使用和影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无线局域网在图书馆的应用方案进行了举例。
介绍了ASNLIS 系统网上查询的实现, 对ASP 和ADO 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给出了网上查询的部分源程序。
介绍了用Gform 命令编写CGI 的方法及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分析了Internet 上Free Medline 的检索特点, 并探讨了最流行的Free Medline 站点Pub Med 的检索特点和技巧。
电子出版物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载体, 随着馆藏数量的增加已成为主要的馆藏之一, 然而光盘具有存储密度高、容量大、检索方便、价格低、存档寿命长等特点, 正逐步取代以磁性为存储介质的产品。本文针对电子出版物的服务, 对一些模糊认识进行了辨析, 特别是光盘的技术指标及其相关的设备进行了介绍, 陈述了与印刷出版物的区别, 强调应该给电子出版物一个适当的位置, 提出了建立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必要性和所应采用的模式, 供大家参考。
扼要地回顾了图书监测系统发展的历史, 详细地论述了发展进程中系统类型改进的利弊, 磁条的性能对比诸问题。并对监测系统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想。
不复位定影器故障代码复印工作就不能进行。本文以佳能、夏普和理光复印机为例, 介绍70 多种型号复印机定影器故障代码的复位方法。
论述了我国数据库软件发展的历程、所取得的成就,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图书馆面临多文种信息处理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用维吾尔文计算机编目的必要性。分析了中/维文国内国际字符集标准和发展中的维吾尔文操作系统和维吾尔文机读目录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了在ILA S5. 0 编目子系统上自建维吾尔文机读目录的经验。同时对图书馆建立维吾尔文献数据库提出了建议。
以大量的实例阐述专业图书馆在使用大众化的填空式编目程序时遇到的众多问题, 以引起同行对选择、组建计算机管理软件的重视,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探讨图书馆局域网络安全维护措施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实践, 介绍了本馆局域网络具体维护方法和经验, 为图书馆局域网络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网络平台环境下, 图书馆应用集成系统的备份不能仅备份一些数据库文件, 必须结合具体系统的配置和运行管理要求, 形成科学完善的备份方案,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这祥才能保证在需要时, 能对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恢复, 从而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